
关键时刻,央妈出手了

《基督山伯爵》 作者 大仲马 讲过一句话, “在最不经意的瞬间,那或许是幸运最为人熟知的相遇。”
全球贸易摩擦此起彼伏,一天一个大变样,而央妈早已开始悄悄出手。
5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份报告中提到了5点工作。
1.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
2.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4.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
此外,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操作。
简单来说,信贷合理增长,融资成本下降分别排序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暗示了这两项工作的重要程度是相对较高的。 同时,国债买卖行为有可能随时恢复。
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这个会议透露的观点,意味非同寻常。
足够敏感的人, 就立刻能猜到这是准备干什么,准备应对什么了。
是的。这是要进一步压低货币成本了,甚至不排除恢复购买国债这一手段来引导融资成本往下走。而融资成本往下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扩大中美利差,引导人民币合理贬值。
这套组合拳,就是通过“放水”来刺激内循环的经济,刺激外循环的出口,一箭双雕来对冲中美博弈的不确定性。
等同于,我们出牌了,接下来就看美国怎么接了。
美国的经济现在因为关税原因导致本国的通胀始终居高不下,而高通胀又使得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举棋不定,迟迟不敢降息。
因此,鲍威尔注定要成为特朗普口中的“太迟先生”。
很明显,我们就是要趁着美国经济还不明朗的时候,先下手为强。所以,5月7日,我们降准又降息,其中降息10个基点。
这个动作其实是超预期的!
因为很多人一直以为,我们从去年12月份准备的降息迟迟没有落地,可能就是在等今年6、7月份美联储降息之后,再靴子落地。
毫不避讳地说,这就是一次主动出击。
我们就是趁着美国还没有反应过来,先把资金成本进一步下降,甚至不排除通过恢复国债的购买,来引导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稳中有降的预期。
今年以来,整个世界的贸易冲突此起彼伏,对我们的出口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也干扰了我们外贸行业的整个订单节奏。
而出口行业的冲击必然会波及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长期下去,我们的整个经济都将会受损。
历史上,我们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外贸在遇到经济挑战时,外贸都是做过贡献的!
就以2024年为例,整个GDP最终能够达成5%。 外贸功不可没,特别是在去年3、4季度,外贸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率接近50%。
可想而知,外贸行业何其重要!
所以,为应对接下来的全球贸易升级的潜在风险,我们必须给出口企业降负,稳住我们的外贸,就是稳住我们的经济。
所以,我们要给企业降负,将融资成本降下来,甚至通过再贷款结构性工具使出口行业中涉及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项目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压缩。
接下来,就是这次会议中提到的一句不显眼的话, 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操作 (购买国债行为)。
我们知道有时候资金空转的厉害,资金成本始终不能够如领导层预期的那样顺利降低;那么,我们就要采取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把成本降下来,来把资金空转的状况打下来。
这样的大背景下,恢复购买国债,国债价格稳中抬升,而国债利率则会合理调整。
结果就是什么?
一方面,这样做可以继续吸引全球资本继续配置我们的国债。
比如,大家看到你的国债价格很稳,持续上涨,资金自然愿意买涨不买跌。
另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化解债务风险!
我们马上就将要迎来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的发行高峰期,央妈购买国债能够托底市场。
并且积极有效地引导包括地方ZF、城投公司、央国企、民企、购房者、消费者等各个主体“低息”置换“高息”债务,缓解债务压力,起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
比如,有色行业、火电行业等传统借贷大户的行业公司,2025年以来基本已经把3%以上的借贷成本全部置换完毕,整体成本保持在3%以内,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压力。 减少的利息成本,明显地增厚企业的经营利润。
最后一方面,这样做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弹性波动。
国债利率的稳中有降,将会使得中美利差,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利差不会收敛得太厉害。
这就会使得人民币有合理贬值的空间,能够对外贸出口,对宏观经济提供更多的汇率支撑。
实话实说,确实有效果。
看一组数据。
2025年4月,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下滑21%,断崖式下滑。
但是,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加8.3%,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同比增长20.8%, 都是超预期的增长。
也正是这些超预期的增长稳住了4月份中国的外贸数据!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转口经济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汇率划算!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没怎么升值也没怎么贬值! 可是,人民币对欧元是大幅贬值,对东南亚国家泰国等货币是大幅贬值!
就是说,人民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也使得企业有动力向这些国家进行出口,进而保住订单、保住利润、保住就业、保住经济。
特别重要的是,国家现在外交方向已经转向了越南、泰国、马来、印尼、拉美等“一带一路”国家。
国家当然也希望建立一套新玩法,我们在进行南北合作(即与欧美国家谈合作)的同时,我们希望“一带一路”能够带动全球南方国家一起发展(即与发展中国家谈合作),对冲不确定性,实现逆袭。
看眼下情形,中国 已经在这关键时刻提前 做好了 自己 的准备 , 做好了长远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