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牛在望,中国资产有望迎来重估

回顾:上证指数创下自2015年9月以来新高,科技与消费领涨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周内持续突破3700点和3800点,以3825.76点收盘,超过2021年的高点,并创下自2015年9月以来新高。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8月22日,资金面上,市场流动性充裕,A股全市场成交额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行业上,科技与消费板块领涨市场,或受益于芯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乐观预期,半导体产业链全线爆发,领涨市场;政策再次强调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大消费板块的热度有所提升。
焦点:哪些板块和方向目前没有突破前高,有望补涨?
面对指数持续突破,市场较关心的问题是,若牛市行情延续,除了仍然强势的方向外,哪些板块和方向未来或迎来补涨机会?目前仍未突破前高的方向:指数层面,主要宽基指数大部分未能突破前高,其中“双创”指数距离 2021 年高点仍有距离,同样关注恒生科技指数。申万一级行业层面,目前仍有 20 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未回到 2021 年 9 月 13 日高点,顺周期与大消费板块复苏较慢。申万二级行业层面,目前未回到 2021 年 9 月 13 日高点的申万二级行业在八月以来基本均上涨,半导体低位补涨的潜力已经显现。
寻找能够补涨的行业,或有以下几个策略思路:1)目前未能回到 2021 年 9 月 13 日高位;2)产业趋势良好、基本面改善或政策扶持加码等因素带来的近期盈利预期上调。根据仍未回到2021 年 9 月 13 日高位,且今年 6 月以来盈利预期上调的标准,我们筛选出后续有望补涨的方向如下:申万一级行业层面,5 个申万一级行业为钢铁、医药生物、环保、有色金属和农林牧渔。二级行业层面,21 个申万二级行业按照景气上调的原因大致分为:1)产业趋势良好,基本面趋强,关注专用设备、通信设备、消费电子、航海装备Ⅱ、保险Ⅱ、游戏Ⅱ、风电设备;2)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影响,基本面预期或改善,关注特钢Ⅱ、能源金属、环保设备Ⅱ、养殖业、环境治理、农商行Ⅱ、股份制银行Ⅱ、普钢;3)若未来“扩内需”提振,消费政策加码,
关注非白酒、农产品加工、饮料乳品、橡胶、饰品。
展望:慢牛在望,中国资产有望迎来重估
展望后市,继续看多中国股市。维持2025年度策略报告《源头活水——2025年A股年度投资策略》以及《中国资产重估三重奏——2025年度A股中期投资策略》观点,2025年宏观线索的关键是“货币之活水”,微观流动性也较为充沛,在基本面缓慢回升中预计股市走牛,可追溯1999年、2014年和2019年的牛市经验。
配置方向上,1)关注在“慢牛”行情中,关注价值方向的非银板块;2)在科技成长方向上,继续看好自主可控主线(芯片、军工等)以及AI算力、港股创新药,增加对相对低位的AI应用、港股互联网的关注;3)在供需格局改善方向上,关注受益于“反内卷”行情的金属、交运、化工、锂电、生猪养殖等方向。
指数持续突破,还未创新高的行业与机会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周内持续突破 3700 点和 3800 点,以 3825.76 点收盘,创下自 2015年 9 月以来新高。2025 年 8 月 18 日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资金面上,市场流动性充裕,A 股全市场成交额连续 8 个交易日突破 2 万亿元。行业上,科技与消费板块领涨市场,其中或受益于芯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乐观预期,半导体产业链全线爆发,领涨市场;政策再次强调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大消费领域热度提升。
风格上,本周成长风格占优,市场风格集中度提升。截至2025年8月22日,成长风格拥挤度持续提高,历史分位数达到97.1%。同时,刻画市场五大风格偏离度的风格极值指标上升至116.9%,已经超过其3个月滚动均值上方的一倍标准差位置。风格极值越高,市场高低切的可能性越大。
面对指数持续突破和风格极值的高位,市场较关心的问题就是上涨动能是否持续,若牛市行情延续,除了仍然强势的方向外,哪些板块和方向目前没有突破前高,未来或迎来补涨机会?
虽然上证指数已经突破近十年高点,但是很多指数与行业仍未创新高,若市场维持“慢牛”行情,预计“双创”指数和部分行业或存在补涨机会。上一次上证指数超过3700点的时间是2021年9月13日,该指数曾达到3715.4,同期其他指数也上涨较多。而在本轮行情中,在指数层面,主要宽基指数大部分未能突破前高。2021年9月13日至2025年8月22日,深证成指跌幅仍达-17.64%,还有创业板的位置相对2021高点仍有较大距离,“双创”指数是补涨的核心方向。而微盘股是此轮牛市修复的主要方向,2021年9月13日至2025年8月22日,万得微盘股指数上涨达到243.66%。
在申万一级行业层面,目前仍有20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未回到2021年9月高点位置,其中,顺周期与大消费板块行情修复较慢。2021年9月13日至2025年8月22日,申万一级行业中建筑材料、钢铁、美容护理、房地产、电力设备等跌幅靠前,分别为-39.61%、-38.75%、-35.25%、-34.34%与-32.46%,相关行业指数还未回到2021年高位。
申万二级行业层面,目前仍未回到2021年9月高点的申万二级行业八月以来基本均上涨,半导体低位补涨的潜力已经显现。2021年9月13日至2025年8月22日,仍有74个申万二级行业下跌,申万二级行业中焦炭Ⅱ、能源金属、光伏设备、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冶钢原料与非金属材料Ⅱ跌幅靠前,分别为-61.74%、-61.02%、-59.95%、-48.41%、-47.99%、-47.30%与-45.11%。此外,除了股份制银行Ⅱ,自2021/9/13年下跌的申万二级行业近期均有修复,尤其是半导体行业,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8月22日,半导体的涨幅达到20.64%。
寻找能够补涨的行业,或有以下几个策略思路:1)目前未能回到2021年9月高位;2)产业趋势良好、基本面改善或政策扶持加码等因素带来的近期盈利预期上调。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医药生物、环保、有色金属和农林牧渔仍未达到2021年9月13日高位,但是今年6月以来盈利预期上调,景气度预期显著回升,后续资金流入补涨的概率较高。
今年6月以来,申万二级行业中有36个二级行业全年盈利预期上调,其中21个申万二级行业仍未达到2021年9月高点,或有较强的补涨潜力,值得后续重点关注。这21个申万二级行业按照景气上调的原因大致分为:1)产业趋势良好,基本面趋强:关注专用设备、通信设备、消费电子、航海装备Ⅱ、保险Ⅱ、游戏Ⅱ、风电设备;2)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基本面预期改善:关注特钢Ⅱ、能源金属、养殖业、农商行Ⅱ、股份制银行Ⅱ、普钢;3)未来若“扩内需”预期升温,消费政策加码:关注非白酒、农产品加工、饮料乳品、橡胶、饰品等。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若市场短期上涨较快或导致波动加大。1)从短期视角来看,在股市微观流动性相对充沛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维持相对强势。从股票定价的框架来看,短期股市更容易受到市场资金和情绪影响,随着长线资金不断入市,大盘或走“慢牛”行情,在科技产业政策催化下,更多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叠加近期股市的“赚钱效应”,居民存款或逐步成为股票市场资金的新的来源。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由于情绪升温较快,在A股整体基本面还未显著回升的背景下,短期市场若上涨较快,或导致市场走势波动加大。
2)从中期视角来看,市场持续走强,或需要宏观政策和科技产业逻辑进一步配合。一方面,部分新兴的科技产业正凭借技术进步的手段,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AI、机器人等产业正在经历“0>1”的技术商业化的关键窗口期。而另一方面,部分传统经济部门面临供给过剩问题,但光伏、钢铁行业已经迎来了“反内卷”政策落地,若部分行业供给加速出清,股票估值或将进一步修复,后续需要观察在宽信用和经济需求端的政策节奏,若能从供需两端“双管齐下”支持实体经济,预计传统经济相关板块或迎来系统性重估。
3)从长期视角来看,基本面是决定股市走势的根本因素,房价“止跌回稳”、“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叠加科技产业逻辑兑现业绩或助力A股市场持续走牛。首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租售比回升以及实际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也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地产链等周期板块基本面或逐步企稳。另外,AI算力、机器人零部件、创新药等高端制造科技领域,部分环节已开始兑现业绩,随着未来技术进步推动更多领域商业化,预计AI应用等方向或将迎来业绩支持。
在关注方向上,1)在“慢牛”行情中,首先重点关注保险和券商方向,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加配权益类资产的趋势将不断强化,带来更多资金入市,市场活跃度上升利好保险的资产端修复以及券商的基本面改善;2)在成长方向上,重点关注自主可控(芯片、军工等)以及算力、AI应用、机器人、新消费和创新药等产业趋势清晰,且有望持续的板块。算力方向,关注光模块、PCB、液冷等当下具备确定性需求和业绩的方向;AI应用有望迎来货币化趋势;机器人商业化逐步落地,C端应用有望打开更大天花板;新消费关注“悦己消费”的结构性机会;创新药随着国内公司研发能力的逐步提升和出海BD持续存在机遇;3)在价值方向上,在“反内卷”政策影响下,重点关注供需格局逐步改善方向,如金属、化工、交运、通用机械、锂电池和生猪养殖等。
市场复盘:8月18日-8月22日,A股强势攀升,科创50领涨,港股微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