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国产芯片概念集体高开

凤凰网财经讯 8月22日,沪指涨0.03%,深成指跌0.15%,创业板跌0.31%。
国产芯片概念集体高开,寒武纪涨近4%,算力、时空大数据概念跟随走强;液冷概念延续调整,金融科技、稳定币、稀土板块小幅下跌。
券商晨会观点速递
①华西证券:市场在短暂震荡后迎来情绪修复
华西证券指出,整体来看,市场在短暂震荡后迎来情绪修复,风险偏好仍然是行情的关键词。往后看,资金动向值得持续跟踪。8月15日以来,股票型ETF资金和杠杆资金均持续流入,表明资金参与意愿仍相对积极。同时,继续关注市场隐含波动率是否会大幅上升。若大幅上升的现象出现在上涨行情中,则需要注意规避因投机热度快速升温而导致的边际调整;若出现在下跌行情中,则可以尝试在行情企稳时,博弈稳市预期或稳市资金推动的修复行情。此外,时至8月底,上市公司中报将陆续出炉,业绩增长及预期可能同样成为交易线索之一。
②华泰证券:新开户活跃,看好财富管理转型领先的券商修复机会
华泰证券表示,年初以来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新开户需求旺盛。券商通过降费让利、精细化服务、多平台营销等加速获客。权益市场稳步向上,居民资金循序渐进入市,券商在新市场环境下进入业绩、估值修复新阶段。当前A股券商指数PBLF为1.67x,处于2014年以来的46%分位; H股中资券商指数PBLF为1.00x,处于2016年以来的76%分位。我们看好板块价值重估行情,个股关注:(1)业绩增长稳健且PBLF仍处于1-1.1x左右的A、H头部券商;(2)财富管理转型/国际业务领先的公司;(3)估值较低的中型券商。
③银河证券: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预计将持续高增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当前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已经出现集群化效应,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以及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也在逐步的取得突破。根据蓝箭航天预测,预计在来3年内,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光时刻,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运输成本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已逐步接近海外竞争对手的技术能力;同时,卫星的载荷能力以及火箭的运力成本也在逐步优化,供给端发行数量预计将呈现高增态势。需求端方面,本次广东省出台的政策措施将低空经济以及太空旅游纳入首批示范场景,技术发展的同时应用端也在积极布局,应用场景的想象空间不断扩大。下游应用场景中低空经济在城市空中交通、工业应用以及农林生产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突破,叠加未来太空旅游的需求增长,预计产业空间将进一步提升。
④中信建投:消费旺季特征开始显现,能源金属价格基本面支撑愈强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金九银十消费旺季逐步临近,下游需求逐步回升,市场活跃度显著回暖,前期流通的低价货源快速消化,稀土、钴报价稳步上涨,碳酸锂价格在江西供给扰动下大幅上涨。稀土:据SMM,多家大厂密集招标,叠加部分磁材企业排产已延至10月中旬,镨钕价格连续上涨;钴:中间品进口在6月大幅下降,当前冶炼厂开工率持续下调,部分减产,预计7月进口仍延续降势,维持冶炼厂四季度初原料库存降至低位判断,钴价将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获得较强支撑。锂:上游矿山减产,月度级别走向短缺,在下游需求走强预期下,价格易涨难跌。
⑤国金证券:AI服务器散热进入液冷时代,导热散热材料需求突显
国金证券表示,冷板式液冷优势在于技术成熟、成本低,同时冷却液不直接接触电子元件,可选择的冷却液的种类较多;尽管其冷却效果不如浸没式及喷淋式,但是如果配合热界面材料(TIM材料)中高导热系数的相变化金属片(液态金属铟、镓),可以极大程度上地提高冷板式液冷的散热性能,使得冷板式液冷散热综合优势十分明显。液态金属TIM材料完美地兼容了GPU、CPU的导热需求,并且对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均可使用,是当前高端芯片最为理想的导热材料,可以配合几乎所有的散热方式与材料,也是未来主流的芯片导热材料之一。液冷方案将会是未来AI服务器主流的散热方式,建议关注冷板式、浸没式液冷上游原材料氟制冷剂、电子氟化液的国内龙头企业;以及高效TIM材料液态金属的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