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雨玲回应被网暴: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希望能专注于比赛

新黄河记者:姚正
8月12日,国际乒联公布了2025年第33周世界排名,朱雨玲排名第七位。一个月前进行的2025年WTT美国大满贯乒乓球赛中,代表中国澳门出战的她捧起女单冠军奖杯。
7月初,朱雨玲最终做出前往日本T联赛打球的决定。早在去年11月,就曾有日本T联赛俱乐部与朱雨玲取得联系,希望她到出战T联赛。今年1月底,又有其他T联赛俱乐部向她发出邀约。4月初进行的WTT仁川冠军赛期间,木下神奈川俱乐部向朱雨玲伸出橄榄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雨玲与木下神奈川俱乐部签约。8月5日,日本T联赛官方更新了2025-2026赛季注册球员名单,朱雨玲出现在木下神奈川俱乐部的阵容中。在那之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攻击和谩骂。
谈及前往日本征战T联赛这一决定,朱雨玲表示:坦白地说,现在我并没有完备的训练保障体系,跟以前在国家队相比差得很远,在训练场地、陪练等方面没有任何保障。现在世界排名上去之后,很多比赛都是邀请制,而不是自己报名主动参赛。因此,为了适应这种职业赛事体系,也为了适应这种竞赛节奏,我只能采取以赛代练的方式来保持竞技状态。如果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就会给我带来很多风险,比如伤病。去打T联赛,我也是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但除了我们中国的乒超,要想保持竞技水平的话,只有T联赛算是水平比较高的比赛了。
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朱雨玲透露,这并非自己第一次遭遇网暴:现在自媒体比较发达。如果把别人对你的攻击、谩骂,想成是一种‘理所当然’就发生的事情,那么我的反应也是会理所当然地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因为很多事情你没有办法去辩解的,就是清者自清。我觉得,运动员的使命永远是奋斗在赛场上。
遭遇网暴的朱雨玲没有退缩,决定用法律武器反击。目前,她已经搜集相关内容,将诉诸法律。
朱雨玲昔日国乒队友樊振东,此前也因出战德甲联赛这一决定遭遇非议。作为世界乒坛人气、商业价值最高的运动员之一,樊振东前往德国打球引发樊振东效应。多家德国体育媒体在头条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并评论称:樊振东将为德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与全球关注度。由于新赛季前两个主场比赛门票迅速售罄,樊振东所效力的萨尔布吕肯俱乐部不得不增设临时看台。但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部分网友却对樊振东的这一选择恶语相向。面对质疑与诋毁,樊振东曾在接受采访时给出这样的回应:我不想恶意揣测,但我觉得这些是大家在并不了解事情全貌之前非常武断地做出的表达。对于中国乒乓球来说,最优秀的,或者说最懂球的人,都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当然知道怎么样对一名运动员是更好的发展,也不是说谁脑子一热,或者说单方面就能去做出的一个决定。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点明了体育的理想和意义。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尊重、共情、博爱,也本应是互联网精神的真义。令人遗憾的是,体育世界里的网暴事件一次次上演——那些在赛场上拼尽全力的运动员,一次次感到无能为力,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无论他们曾在赛场上赢得怎样的荣光。
赛场上有清晰的规则,现实世界里同样有庄严的律法。如何更好地保护运动员免受网暴的伤害,是一个值得被严肃探讨、认真对待的社会议题。
愿赛场回归真实与热血,愿每一份努力都被善意守护,愿真正热爱体育的人,迎来清朗的明天。这是樊振东的心声,也是所有真正热爱体育、尊重竞技的人的心愿。
以下是新黄河记者对朱雨玲的专访。
回应争议: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新黄河:日本T联赛官方公布的参赛名单里,出现了你的名字。决定去海外联赛打球,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朱雨玲:坦白地说,现在我并没有完备的训练保障体系,跟以前在国家队相比差得很远,在训练场地、陪练等方面没有任何保障。现在世界排名上去之后,很多比赛都是邀请制,而不是自己报名主动参赛。因此,为了适应这种职业赛事体系,也为了适应这种竞赛节奏,我只能采取以赛代练的方式来保持竞技状态。如果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就会给我带来很多风险,比如伤病。去打T联赛,我也是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但除了我们中国的乒超,要想保持竞技水平的话,只有T联赛算是水平比较高的比赛了。
新黄河:你做出这个选择,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评论,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攻击和谩骂。而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中,很多运动员也曾遭受过网暴。如何看待这些争议?
朱雨玲:其实网上的新闻我看的并不是很多。但就像你刚才讲到的,因为现在的自媒体比较发达,所以不只是乒乓球运动员,很多运动员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了。以我的理解来说,人们常说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个重不仅仅有刻苦、努力的意思,还有你要去承受被非议、被污蔑。但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地来看。因为现在自媒体比较发达,我想,如果把这种别人对你的攻击、谩骂,想成是一种理所当然就发生的事情,那么我的反应也是会理所当然地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因为很多事情你没有办法去辩解的,就是清者自清,而且我觉得,运动员的使命永远是奋斗在赛场上。
就像刚才讲到的,我现在的训练没有一个完备的保障体系,同时我在赛场外也没有能力好好保护自己。现在的我就是处于这样的阶段。但没有关系,我希望自己还是把目光聚焦在赛场上。
新黄河:樊振东即将去打德甲,乒超本赛季的外援数创下历史新高。你如何看待这种流动性的增加?
朱雨玲: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我之前也上过一些商业管理的课。我觉得,像这种联赛已经属于商业模式的运作,而商业模式的运作它一定要有商业价值。做一个比喻的话,商业价值就像人的心脏,流动性就像是血液,两者一定是缺一不可。商业一定要有流动性,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平衡,一个商业模式才能够去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而这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新黄河:说到商业模式,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关注这样一则新闻——樊振东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加入美国首个职业乒乓球联赛美国乒乓球大联盟。你有计划做类似的尝试吗?
朱雨玲:樊振东的这一举动,是踏上了一条没人走过的、向外求的探索之路。他自己肯定也是站在很高的认知维度上,考虑到现阶段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全球化的推广,才做出这个决定。我觉得,他也是用自身的行动去探索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可能。这是非常好的尝试。至于我么,因为手头的任务已经足够多了,所以暂时没有时间、精力去做这件事。
谈重返赛场:
想要好好地告个别
新黄河:从因病告别赛场,到再次上场,你走过了一段1647天的漫长旅途。你与疾病做抗争时,有什么曾给予你力量?又是什么促使你下定决心重新拿起球拍?
朱雨玲:其实与疾病抗争时,自己也很无助,好在还有家人、朋友的陪伴与鼓励。最关键的,我想还是自己的信念。一开始没想到自己会生病,但当我接受了这个事实之后,还是有一种信念支撑着我,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
在这个年纪重回赛场,其实对我来说是一个有些艰难的决定。因为我的性格里可能就有比较要强的那一面,要么就不做,要做就绝不轻言放弃。当时的我回顾了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不得不离开球场,乒乓球生涯戛然而止。但我总觉得那只是一个逗号。我希望能好好地跟这项运动告个别,给自己的乒乓球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新黄河:你曾被称作比赛狂魔,在40天时间里打了60场比赛。回归后的你,跟此前的你相比,站上球场时的心态有怎样的不同?
朱雨玲:现在比赛的心态,跟之前完全不同了。我病愈后跟乒乓球完全脱离了。那时我先去了大学读书,然后又去企业学习管理,后来又到了天津大学当老师。如果说原来的我是只有乒乓球这个单线程任务,那么我后来在不同的领域反复横跳,就像开启了多线程任务。不同的经历、轨道,也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取各个领域带给我的养分。有了这些经历,我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了。以前赢球胜过一切,但现在没有什么可以是我的一切了。
当时那种连轴转的比赛节奏,一是因为自己年轻,二是确实比赛任务很多。所以,那个时候打球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使命。而现在,自己打球的内驱力变了,环境也改变了。我打球,是因为真的热爱。我能够真正安安静静地打乒乓球,享受它带给我的纯粹的快乐。
新黄河:你现在对胜负的理解是不是也跟之前不一样了?
朱雨玲:刚刚也讲到了,我现在有很多不同的事情要做,乒乓球只是我多线程任务的一个单线任务。我现在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并不是给到乒乓球,因为还要照顾我其他的事情。这反而给了我一种进进出出的状态。当我处于这种状态时,我就不会过分地关注自己的胜负——不管怎样,它都影响不到我的其他任务。
展望全运会:
当好东道主,沉浸式享受比赛
新黄河:2017年,你代表四川队拿到过全运会女团的冠军。2021年,你因病错过了全运会。今年11月,你将代表澳门队参加在粤港澳三地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你参赛的目标是什么?
朱雨玲:你看,时间过得多快呀。8年前的我,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我记得自己参加了4个项目,拿到了4枚奖牌。这一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刚好是在澳门举行,而我还将作为澳门的运动员参与这一体育盛事,真是非常奇妙的缘分,我也感到荣幸。作为东道主选手,肯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但对我来说,成绩是次要的,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沉浸式地打一次全运会,享受自己的比赛,在比赛中去挑战自我,去解自己在乒乓球上遇到的所有的难题。
新黄河:人们都说,全运会的比赛难度甚至超过很多世界大赛。你怎么看?
朱雨玲:当然。我们中国的乒乓球底蕴实在太深厚了,整体水平非常高。像是打国际比赛,大家互相比较了解,或者是你看过她的录像,或者大家都是经常打。但打全运会这样的比赛,随便碰到一个对手,很可能你不认识她,她却非常了解你。像这种名不见经传的选手,经常能够遇到,而且特别容易翻船。所以全运会的比赛特别不好打,从第一轮开始就要打起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注意力去应对。
新黄河:珠海、成都、北京、天津……你曾经在很多城市停留过。你说自己在做多线程任务,这些城市就像是你在人生不同阶段打开的地图。对你来说,澳门意味着什么?如果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为其他参赛运动员做推荐,你最想推荐的是什么?
朱雨玲:我一直都处于东奔西跑的这种状态,或许我不是一个习惯于在舒适圈里面待着的人。我小时候在珠海生活,澳门离珠海特别近,我也对这座城市特别有探索欲,小时候经常过去。这座城市对我有特殊的吸引力,或许跟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再加上自己身份的转变,我又在澳门有了很多归属感。原来我更多的是以观光客的心态来打量这座城市,现在的我已经足以以当地人的身份给大家做导游啦。其实,我自己也很喜欢去探寻澳门的美食。如果说一定要做推荐的话,我特别推荐的是,一定要去吃新鲜出炉的安德鲁蛋挞——那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
新黄河:作为一个会打乒乓球的Multitasker(多面手),你如何平衡上班、上课、上场之间的关系?对现在的你来说,乒乓球这项运动意味着什么?
朱雨玲:我现在的生活状态确实很特殊,并且是多线程的。起初,自己确实有做平衡、时间管理方面的焦虑,但慢慢自己也就适应了。现在的我,很享受在多彩的生活中横跳、来回穿梭。乒乓球是我观察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窗口——我拿着球拍,可以去全世界旅行。它带我看世界,也帮助我理解世界。其实,上班、上课、上场比赛,对我来说都像是不同的窗口——不同的窗口后面,一定有不同的风景。
编辑:侯超 摄影:新华社 校对:汤琪 剪辑:梁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