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80面战旗亮相九三阅兵,这十多面都与山东有关

访客 2025-09-03 15:16:52 38560 抢沙发

9月3日上午,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战旗方队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首次亮相,这是第二次成建制组成战旗方队参加阅兵。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今天接受检阅的战旗中,有这些战旗与山东抗战历史息息相关。

梁山战斗英雄连战旗

这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连队,成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39年8月,日军和大批伪军进入鲁西南梁山地区进行扫荡。连队在连长杜营海的带领下,依托梁山南侧小灶山有利地形,打垮日伪军300多人11次反扑,歼灭日伪军300余人,创造了以劣胜强的模范战例。战后,连队被八路军115师授予梁山战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即墨城第一连战旗

即墨城第一连是胶东军区在1945年8月授予山东军区第五师十三团八连的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在即墨城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在1941年4月,该连已被山东纵队第五旅授予钢八连荣誉称号。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我军配合盟军作战对日本侵略军发动反攻。15日晚,日伪军纷纷逃入即墨,即墨城墙高大、城防坚固,一时难以攻下。以刺刀见红闻名的钢八连被定为攻城突击连,26日晚,四名战士如出山猛虎,在9米多高的城墙上打开了一道缺口,使后续部队顺利突进。

这是八连返回胶东后打的第二仗,官兵又一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自己的拼刺优势,用刺刀杀出了威风,为钢八连谱写了新的篇章,战后八连被胶东军区授予即墨城第一连荣誉称号。

刺杀优胜战旗

1943年1月17日,盘踞在山东沂水青驼寺据点的百余日伪军企图偷袭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第1团第1连和小河村的沂临边联县公安机关。得到情报后,第1连及时撤离,第1团以约3个连的兵力对敌实施突击,全歼这股日伪军。战后,第5连因表现突出被授予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

同年3月,第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为新的山东军区(仍保留第115师番号),第5连随之改编为山东军区下辖的鲁中军区第1团第5连。针对刺杀技术不足的问题,该连开展高强度训练,最终练出能连刺1000枪以上的本领。

1944年2月,鲁中军区举行军事检阅与演练活动。由于刺杀技术过硬,第5连被选定为全军区部队示范拼刺技术,并被授予刺杀优胜战旗。解放战争中,第5连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岛,在万里征程中留下光荣的足迹。抗美援朝战争中,该连在第四次战役中表现出色,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记特等功1次。

郯城战斗模范连战旗

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6团3营8连的荣誉称号。

1943年1月18日,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发动郯城战役,6团3营8连冒着密集的火力封锁迅速登城,付出了很大的牺牲。郯城战役是我军首次运用翻边战术在敌后顺利攻克县城的经典战例。1943年8月,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签发命令,授予3营8连为郯城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群众工作模范团战旗

群众工作模范团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前身为八路军115师第3教导旅第9团,现为第77集团军某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中,该团与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被根据地人民亲切称之为俺们的老9团,1942年被晋鲁豫军区授予群众工作模范团荣誉称号。

任常伦连战旗

1938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胶东半岛,17岁的任常伦加入了胶东抗日自卫团。1940年8月,他参加了八路军,不久后,他就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从日军手里缴获了战斗生涯中的第一支枪。胶东抗战,艰苦卓绝,参军仅四年的任常伦,先后在枪林弹雨中征战拼杀了120余次,缴获的枪支足足可以装备一个排。

1944年,胶东战史上著名的长沙堡战斗打响,日军沿着烟青公路南下莱阳,开始对牙山根据地进行扫荡。任常伦主动请战,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与日军展开激烈白刃战,奋勇杀敌,直至不幸牺牲。

1944年,为纪念任常伦,胶东军区将他生前所在的连命名为任常伦连,任常伦的家乡孙胡庄也更名为常伦庄。

岱崮连战旗

八路军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所属英雄连队。

英雄岱崮连为八路军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11团8连的荣誉称号。该连在1943年南、北岱崮保卫战中,以93人兵力抗击万余日伪军,坚守阵地18天,毙伤敌军300余人,自身仅伤亡9人(牺牲2人、负伤7人),创造以少胜多的战术范例。战后被八路军山东军区授予岱崮连称号,10名战士获评战斗模范,2015年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此外,战旗方队还有这些战旗也跟山东有关,比如1938年掩护山东省委机关突围的铁七连,参加鲁西地区反击日伪顽军战役的老虎营,以及博山连、青州连、胶县战斗模范连

在军人眼中,那一面面旗帜是灵魂,是方向;在群众心里,那一面面旗帜是信心,是希望。

抗战期间,英雄儿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战旗猎猎,奋起御侮。今天,我们再次近距离感受这些战旗,那段烽火记忆愈发清晰。这些战斗英雄、战斗团队的故事和精神,将继续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编辑:邢志彬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lrpm.cn/?id=20406发布于 2025-09-03 15:16:5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青团网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56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