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年卖380万只枕头,频繁“翻车”的亚朵又要上市了?

访客 2025-08-08 11:07:10 57027
一年卖380万只枕头,频繁“翻车”的亚朵又要上市了?摘要: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核心要点:1、规模狂奔下品控失守,一度深受文艺青年追捧的亚朵2025年卫生管理问题频发。2...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一年卖380万只枕头,频繁“翻车”的亚朵又要上市了?

核心要点:

1、规模狂奔下品控失守,一度深受文艺青年追捧的亚朵2025年卫生管理问题频发。

2、2024年,亚朵卖了380万只枕头、77万条凉被。从业务结构来看,亚朵酒店主业疲软、零售收入增速放缓。

3、亚朵赴港上市传闻与高价房费风波同期上演,港股二次上市能否挽回消费者信任危机?

---------------------------------------------------

2025年8月6日,有市场消息称,中国连锁酒店品牌亚朵(ATAT.US)正考虑赴港二次上市,预计募资数亿美元。这家曾因“医院枕套事件”陷入舆论风暴的企业,如今试图在资本市场上演又一场华丽转身。

然而,当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多次致电亚朵酒店集团办公室前台及官方热线电话求证时,并未获得相关回应。

更具戏剧性的是,就在同一天,社交媒体上关于长白山亚朵酒店房价飙升至5000元/间的讨论已呈燎原之势。虽然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澄清“高价房型未有实际成交”,但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还是为亚朵的上市之路投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01 从“A股梦碎”到“纳斯达克高光”

带着“耶律胤”这个充满武侠气息的花名,创始人王海军2013年开启了亚朵的“人文酒店”奇幻漂流。这位梦想把酒店变成“中产迪士尼”的创业者,或许没想到自己的资本之路会如此跌宕,就像他给自己取的那个复姓名字一样充满戏剧性。

亚朵集团创始人耶律胤(原名王海军)

2019年,亚朵曾多次冲击A股IPO,甚至更换了多家上市辅导机构,但最终未能如愿。当时的亚朵陷入尴尬境地:资金压力大、现金流吃紧、打造酒店IP文化,却难以给到用户良好的消费体验。

转机出现在2022年11月。放下身段的亚朵选择“割肉上市”,大幅缩减募资规模、下调股票定价,最终以“中国新住宿经济第一股”的身份登陆纳斯达克。首日股价暴涨40%的荣光背后,是四次IPO尝试积累的辛酸。

如今,站在46.6亿美元市值(当地时间2025年8月6日收盘数据)节点的亚朵又面临新剧情。

02 “文艺滤镜”碎了

IPO成功后,亚朵CEO王海军曾在一封公开信中深情讲述品牌起源,云南怒江边一个宁静的傈僳族小村庄,赋予了他“亚朵”的灵感。

这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配合一系列文艺营销操作,让亚朵成功出圈:与吴晓波合作的“亚朵吴酒店”、网易严选的“电商+住宿”空间、网易云音乐的“睡音乐”主题房……书店、咖啡店、摄影展被搬进酒店,亚朵一度成为文艺青年的心头好。

然而,2025年,这家标榜“人文体验”的酒店却频频“翻车”。7月,北京鸟巢附近一家亚朵4.0版本“见野”酒店被曝“减标减配”,不符合亚朵一贯的高端形象。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其罗列的问题包括:最开始安排的是内窗房,被发现后调换成外窗房;餐厅的食品放置区台面凌乱,放置糕点的屉笼陈旧发黑,厨房大锅里放置的是疙瘩汤;杂物间混乱,库房里放置着需要在2至10摄氏度环境保存的酸奶,但房内温度明显在十度以上……

在更早的2月份,南昌红谷滩万象城亚朵酒店还因住客出现皮肤过敏症状而遭到投诉;3月,广州一家亚朵因花洒喷头藏有多根头发被投诉;4月,成都IFS亚朵X酒店被曝房间遗留前客袜子及未清理垃圾;6月,“医院枕套”事件直接引爆热搜,杭州一家亚朵加盟店的枕套上竟印着附近医院的标识,亚朵官方解释为“洗涤供应商分拣失误”。这一系列事件串联起来,暴露出亚朵酒店在卫生管理上的问题。

讽刺的是,就在卫生问题接连曝光的同时,亚朵还因飙升的房费引发争议。长白山稻米节音乐会期间,当地亚朵酒店房价飙升至4000-5000元,较平日暴涨十余倍。尽管监管部门介入后解释“高价房型未实际成交”,但消费者已然质疑:当文艺情怀褪去,亚朵还剩什么?

此外,在黑猫投诉上,关于“亚朵酒店”一词相关投诉有超千条,其投诉关键词多为噪音、卫生差、不给退款、隐私泄露等。

03 轻资产神话暗藏危机

轻资产模式成就了亚朵的快速扩张神话。截至2025年3月,1727家门店、近20万间客房的规模,让亚朵稳居中高端酒店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然而,其超98%的加盟比例(2024年底数据)在带来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导致了品控问题的频发。截至2025年3月,亚朵自营酒店仅25家。

此外,核心酒店业务正面临增长瓶颈。最新数据显示,亚朵2025年一季度平均客房收入下降7.3%至304元,日均房价下滑2.8%至418元,入住率(70.2%)也同比下降。

面对主业疲软,亚朵将赌注押在了“枕头生意”上。2021年,亚朵正式发布亚朵星球品牌,主推枕头、床垫和被子三大核心睡眠产品,目标锁定失眠的新中产人群,通过1665个SKU打造了一个“精致睡眠”的商业故事。

2024年,亚朵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6.2%,达21.98亿元,占总收入的三成。其中,枕头和被子成为零售业务的明星产品。2024年,亚朵共卖出380万只枕头、77万条凉被。国信证券研报显示,“618”期间,亚朵枕头位居电商平台细分品类销量第一。

但南方周末的报道揭开了这个故事的B面:亚朵的枕头由广东东莞的代工厂生产,加盟商的采购价仅为零售价的17%-35%。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平替”产品,价格远低于亚朵枕头,进一步削弱了其竞争力。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个“第二增长曲线”正在改变亚朵的基因。酒店员工变身“枕头推销员”,“全员枕头销售”,是亚朵员工对自己的戏称。有亚朵酒店员透露:“亚朵不强制员工卖枕头,但将其列入晋升的加分项,平均每个月要做到2000元销售额才算说得过去,相当于5-6只枕头。”顾客抱怨“亚朵已沦为枕头展厅”。

而曾经高达236%(2023年四季度数据)的零售业务收入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已骤降至66.5%,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新引擎似乎动力不足。

从行业竞争角度看,亚朵面临华住、锦江等巨头的全方位围剿。这些竞争对手规模更大、资本更雄厚,正在快速学习亚朵的“生活方式+零售”模式。

虽然2024年全年72亿年营收、13亿净利润的成绩单还算漂亮,但市场已经开始嘀咕:当“卖枕头”的故事讲不动了,亚朵的下一个爆款在哪?

从A股到美股再到冲刺港股,亚朵的资本之路就像在玩“跳房子”。但二级市场的游戏可以重来,一旦消费者的信任透支,它的资本故事又能讲多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