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吓了车圈一跳,刘强东拿下比亚迪

访客 2025-07-24 15:12:23 46137
吓了车圈一跳,刘强东拿下比亚迪摘要: 51岁的刘强东,才真正到拼命闯的时候!在他挂帅亲征,杀回一线的这段日子里,京东的事业版图遍地开花,搅动外卖三国杀、进军酒...

51岁的刘强东,才真正到拼命闯的时候!

吓了车圈一跳,刘强东拿下比亚迪

在他挂帅亲征,杀回一线的这段日子里,京东的事业版图遍地开花,搅动外卖三国杀、进军酒旅行业,刘强东本人的动态也再度变成了公众舆论中的一个话题和现象。

近日,京东汽车与比亚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京东汽车正式成为比亚迪售后领域的电商合作平台。

之前提到过,当智能汽车成为时下最喷涌的风口,如雷军、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们纷纷扎进跨界造车的浪潮,渴望抓住这个向上攀升的渠道。

本质上来讲,大佬们觊觎造车,看重的是其背后庞大的蓝海市场,以及新业务对旧业务的反哺与带动。

京东的目标则更加明确,把汽车全渠道营销与售后服务体系搞成一个线上超大卖场,“我们不造车,我们只是车圈品牌的售后合作伙伴!”

如果说过往的京东迷失在了新商业浪潮中,如今的京东更像是漂泊的水手看到了风向标:

抓住了市场风向转变的信号,找到了归途的坐标。

互联网产业跨界造车的趋势归于平静,而汽车工业拥抱互联网产业的风潮却愈演愈烈。

本次京东啃下比亚迪这块硬骨头,颇有些强强联手的意味!

一个是当下国内新能源市场铁王座上的强人,一个则是在线上服务这一块耕耘多年的电商巨头,京东自豪的强调:此次合作标志着比亚迪首次在售后领域与头部电商平台进行联合。

据介绍,双方将针对比亚迪汽车售后京东官方旗舰店进行深度共建。该旗舰店将为比亚迪车主提供涵盖原厂保养、精诚轮胎、原厂配件、汽车精品等在内的一站式售后服务,保障到店服务品质如一,增强车主对品牌线上服务的关注与信任。

图源:京东养车直通车

在服务方面,比亚迪售后 “精诚一家” 将服务对象扩充至所有品牌车主,并在京东开设 “精诚一家汽车养护官方旗舰店”。

该店铺提供燃油保养、漆面快修、洗车等服务类产品,全品牌车主均可通过京东下单体验 4S 店级别的售后服务品质。

简单来说,比亚迪你放心在前方冲锋陷阵,安抚伤兵、重建家园的工作交给我。

咱们都知道,当下车圈方方面面均卷成了麻花,尤其在售前,车企CEO亲自示好、价格战敲开心动信号,车主和潜在车主被钓成了翘嘴。

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用户更在意的或许是售后服务,尤其在核心区域电池这一块,有效保养与维护是延长汽车寿命的一个关键点。

尤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临界点后,未来的竞争将不仅是产品力的比拼,更是服务生态的较量,谁能通过技术整合、模式创新和用户运营构建“服务护城河”,谁就能在汽车产业的第三次革命中占据制高点。

京东和比亚迪的合作由来已久,自2021年起,京东物流就与比亚迪供应链体系深度合作,目的正是保障比亚迪供应链的稳定性,助力客户降低物流成本。

图源:微博@京东物流

刘强东执着于汽车行业的心思并不难猜,随着新能源电车的普及,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谁能抓住这块香饽饽,未来就多了条生存之道。

正所谓不汽车,非巨头。

彼时雷军造车喊出了“人生最后一次创业”豪赌的口号,如今却演变为一场令行业侧目的神话。

站在同一聚光灯之下,刘强东同样渴望汽车业务能够拉动京东奔向新的起点,在电商行业亚健康的生态下重新找回活力。

前段时间,在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中,京东物流首次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标志着京东正式入局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这款车专为物流而生,具备24立方米超大载货空间,是物流行业内载货量最大的无人轻卡,最高400公里满载续航能力及L4级别公开道路自动驾驶跑行能力,可自主规划最优路线,同时,相比于传统运输,其可节省约60%的成本,大幅提升物流运营效率。

京东释放出的信号很清晰:造车,我们是认真的。

早在今年5月,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交了多个“Joyrobotaxi” 商标注册申请,国际分类涵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运输贮藏等核心领域。

彼时有关京东造车的猜想就曾引发市场震动,但京东要造的,是符合自己胃口的车。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强东入局汽车的时间点来得很早,可追溯到2015年其对蔚来汽车的投资。

“最初的会议是李斌来我们家,跟我跟强东吃了顿饭。他花了15分钟讲了他对蔚来汽车的想法,我老公花了10秒说yes”,这是章泽天谈起的京东投资蔚来的整个过程。

到了最近几年,京东要在汽车行业大干一场的野心已是路人皆知,从上线汽车交易平台,到成立京东汽车事业部,再到开辟车企合作伙伴,京东的造车脉络一直很清晰。

纵观京东汽车的汽车布局,不难发现,刘强东并非直接造车,而是另辟蹊径,以供应链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围绕汽车全生命周期构建生态体系,试图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服务模式。

刘强东也多次强调,“汽车一定是京东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京东不会自己做汽车”。

登过山巅,也穿过幽谷,刘强东和京东需要有重新来过的勇气。

还记得刘强东曾坦言,“最近五年,可以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他说,“可以毫不留情地这么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的五年,应该算是我创业史上可以说是最没有特色的、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

这不是成功者的自谦,那些年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反馈还是业务数据上的表现,都折射出京东的难堪。

拼多多、抖音电商强势崛起,与这位曾经电商界“二当家”的失意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一片唱衰论调中,刘强东坐镇一线,将京东这艘巨轮调整好了航向,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实现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速,并创下近三年营收增速新高。

从数据以及市场动向来看,刘强东和京东都找回了20年前的状态。

图注:刘强东采访截图

钟表拨回20年前,刘强东在《创京东》中写道,2004年是他睡得最踏实的一年。那一年,京东转型线上电商初战告捷。

到了2025年,中国电商江湖早已经沧海桑田,内卷和低价竞争让所有从业者喘不过气。

而刘强东靠着进军外卖、酒旅以及汽车等行业,硬生生给京东划了条新路,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就是京东的终极目标。

如今,京东体系的人员总数已经来到了70万,为这支庞大京东摇旗呐喊,指明前路的依旧是刘强东。

充满活力的刘强东和雷军成了当前舆论场最热两个企业家之一,二者的路线其实有些相似之处。

如扎根一线的雷军总能扑在用户身上,不论是亲自开车门还是在社交媒体频频与网友互动,都是小米一面鲜明的旗帜。

而刘强东则更狠,不但亲自送外卖,还与外卖员举杯共饮、畅聊心事。

两位掌舵人的躬身入局,说到底都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触摸市场的脉搏。当大佬们肯放下身段站在用户与一线之间,企业的根,才能扎得更深更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