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房价跌幅面,扩大了

访客 2025-05-22 12:12:36 12813
房价跌幅面,扩大了摘要: 01楼市跌幅,扩大了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了4月份的房地产数据。其实,在官方公布数据之前,本号就根据各地和机构公布的...

01

房价跌幅面,扩大了

楼市跌幅,扩大了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了4月份的房地产数据。

其实,在官方公布数据之前,本号就根据各地和机构公布的数据,梳理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六个典型热门城市的情况。

得出的结论是:

京沪穗深杭蓉,集体转跌。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官方、机构公开数据

6个城市环比集体减少,尤其是杭州、上海环比下降了四分之一左右。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

1至 4 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28262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8%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 2.1%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 27035 亿元,下降 3.2% ;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 1.9% 。

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走势图对比可以发现,销售面积跌幅收窄,销售额跌幅在扩大。

前三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下跌3%,前四个月下跌2.8%,跌幅收窄了0.2个百分点。前三个月商品房销售额下跌2.1%,前四个月下跌3.2%,跌幅扩大了1.1个百分点。

从成交规模来看,更加一目了然。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可以看到,3月份的势头,戛然而止。

销售额跌幅比销量跌幅大,意味着房价跌幅在扩大。

国家统计局5月20日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新房与二手房数据,刚好能对应上。

2025年4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22个,较上月减少2城;下跌城市有45个,较上月增加4城。二手房价格方面,有5城房价环比上涨,较上月减少5城;下跌城市6 4个,较上月增加8城。

其中深圳新房与二手房双双终止上涨,转变为双跌。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02

房贷,也负增长了

前两天央行公布的4月份房贷数据,同样不好看。

央行公布:

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69.54万亿元,同比增长6.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51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1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01亿元。

由于从去年开始,央行不再公布单月数据,仅公布累计值,所以要看4月份的单月数据,还得结合一季度的数据来进行计算。

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报告显示: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0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832亿元。

以此计算,4月份住户部门贷款减少了5216亿元。其中4月份短期贷款(主要是消费贷)减少了4019亿元,中长期贷款(房贷)减少了1231亿元。

这意味着,4月份消费贷和房贷都负增长了。

房贷是继2024年4月份之后,再次负增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央行

房地产从2021年年中开始,全国层面上全面调整。

2022年2月份首次出现房贷负增长,之后间歇性负增长。比如2022年4月份房贷减少了459亿元,2023年4月份减少了1156亿元,2023年7月份减少了672亿元,2024年2月份、4月份以及今年的2月份、4月份均负增长。

从走势图还可以看到,2022年以来,每年的4月份都会出现房贷负增长的局面。

4月份房贷负增长,季节性调整,是一个因素。

每年一季度都是买房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教育需求推动,另一方面是预期不明朗,一季度经常出现盲目乐观局面,推动商品房销量走高。

过去三四年均如此,一旦一季度数据公布,信心就会再次受挫,导致4月份商品房销量转向,房贷也随之减少。

一般来说,只要商品房市场有成交,都会有贷款增加,除非都全款买房,但这不现实。

房贷增量为负数,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还款的量比贷款的量还多。

关键问题来了,是什么让原本热点城市一季度回暖明显的势头戛然而止,不仅房价跌幅面扩大,房贷也负增长了?

关税大战,绕不开。

关税大战,不仅影响预期和信心,更影响经济复苏势头,而这两者都是楼市复苏的底层逻辑。

以杭州为例来说。

3月份的杭州楼市,可谓热火朝天,在年初的deepseek和宇树科技热度加持下,杭州复苏势头盖过了一线城市,俨然成长为了楼市新风标。

当月,杭州 十区共成交二手房12413套,仅次于2017年4月的12666套,创下近8年来新高。

地价更是在一周内,两次捅破天花板,冲破了8万元,两个地王让其最高楼面价先后超越广州、深圳,仅次于上海、北京。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公开报道

按照这种行情和热度预演,4月份的杭州市场,本该热火朝天才是。

但关税大战让一切变了模样。

03

赶紧出政策吧

数据已经这么难看,得赶紧出政策了。

尽管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谈判中达成协议:双方都把关税恢复到4月2日之前。其中4月2日宣布的关税中,10%保留,另外24%暂缓90天。

但关税大战只是暂时停歇,后面还需要经历多轮谈判,在最终的协议签订之前,变数仍比较大。

这期间,市场的观望情绪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市场销量相较于一季度,会缩水不少。

所以,5月份的销量,可能会进一步走弱。

这时候,需要提振市场信心的大招到来。

5月份已经降准,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下调了一波。

5月20日一年期和五年期LPR降息了10个基点。

考虑到绝大部分城市已经没有了限购,各城市接下来能动用的措施,可能仍是降税、给购房补贴等措施。

但这些仍是老套路,挤牙膏式的操作,市场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难以有大的波动。

后面必须有大动作,市场才能有所起色,否则今年的行情可能也就在一季度昙花一现。

当然,无论多大的动作,只要经济预期不明朗,就业形势不确定,都只是枉然。

本号早就强调过未来一二三四线城市的走势:

第一,后续我们的经济、就业形势在如今的各种货币、财政增量政策加持下,如果筑底回稳,市场信心可能起来,否则依旧扭转不了。

第二,等这一轮调整结束之后,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住宅,依旧具备保值增值作用,但凭借炒房赚快钱的时代,不存在了。

第三,全国分化、区域分化、城市分化。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会是一个极度碎片化的市场。不仅全国范围内分化严重,区域分化、城市内部分化同样严重。

毕竟,中国人口红利已经终结,而大多数城市海量的库存现状也摆在这里。

这便意味着,这一波调整之后,我们的房价会类似于日本。

几个核心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一线与部分强二线城市),价格在通胀和需求作用下,继续上涨。其他大多数城市,会在人口流失之下,横盘若干年。少部分人口流失严重,产业羸弱的城市,房价白菜化。

核心城市,核心区与郊区,会有同样的分化。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