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余个项目、超40亿美元,中国沙特农业产业合作绘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文|于琪
“民以食为天”,如今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通过深化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
5月13日,“中国(北京)-沙特农业产业和可持续发展论坛”现场,中沙企业及机构签署合作协议70余个,总金额超40亿美元,涵盖绿色技术应用、智能装备输出、生物育种研发、跨境供应链等领域。
北京市贸促会党委书记章建伟表示,北京瞄准全球农业科技前沿,致力于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平台搭建和国际合作,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为全球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北京样板”。北京和沙特在农业领域互补性强,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智慧农业、绿色种植养殖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据了解,沙特阿拉伯通过“2030愿景”制定了沙特与各个国家,尤其是中国之间的一些合作的建议和路径,并为经济的发展做了整体框架。
得益于“2030愿景”,沙特环境水利与农业部部长阿卜杜拉赫曼·法杜里称,近年来中沙间的经贸合作持续增长,现已有20余家沙特企业进入中国并积极参与中沙的经贸合作,目前合作金额已达10.7亿美元。并强调此次论坛为沙中经贸关系的持续拓展注入强劲动力,双方将在农业领域开展更具成效的合作。
除此之外,沙特投资部驻华首席代表艾伊德阿里亚米透露,目前中沙正在全方位合作。中石化、宝钢已落地,华为、阿里云、中兴云、蚂蚁集团、美团等科技企业已经在沙特有布局。
艾伊德阿里亚米表示,沙特正在全力摆脱石油依赖,发展多元化经济。其中将重点扶持农业食品、能源化工、生物制药、金融地产、物流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这些领域将诞生大量投资机会。与此同时,沙特正在打造经济特区,目前已设立五个经济特区以支持不同产业的发展,包括云计算经济特区、专注钻井平台和船舶维修的经济特区、综合物流特区、专注食品加工和金属加工转化的经济特区等。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沙农业合作搭建了高规格的交流平台,更以务实成果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动能。展望未来,双方将依托技术共享、资源互通与市场协同,持续深化绿色农业、智慧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