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两家上市公司,管不好一个粽子?

访客 2025-05-14 12:41:05 43165
两家上市公司,管不好一个粽子?摘要: 再过十几天,就是端午节。最近两天,一个带血的粽子,给正值火热的粽子市场,带来了一层阴霾。来伊份的品牌、五芳斋生产的一款蜜枣粽,居然被消费者吃出了一片疑似带血的创...

两家上市公司,管不好一个粽子?

再过十几天,就是端午节。最近两天,一个带血的粽子,给正值火热的粽子市场,带来了一层阴霾。

来伊份的品牌、五芳斋生产的一款蜜枣粽,居然被消费者吃出了一片疑似带血的创可贴。

事发后,这两家上市公司都做出了积极回应,调查暂时没有最终结论,该事件对两家企业在“粽子季”销售的影响,难以估计。

带血的粽子

距离端午节只有十多天了,粽子市场经过前期预热,也已渐入佳境。

未曾想,一个疑似“带血的粽子”,给这个中国传统节令食物,蒙上了一层阴影。

5月10日,IP显示为江苏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在给孩子喂食蜜枣粽时,竟然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创可贴。

视频记录显示:这个疑似创可贴的异物,呈现出与粽子一样的深色,还有较强的黏连感,上面有较为清晰的使用过的血污痕迹。

这个问题粽子,并非什么三无产品,而是来自知名休闲零食连锁品牌来伊份,生产商为中国最大的粽子企业五芳斋。

随着事件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来伊份(603777.SH)于5月12日凌晨对此做出情况说明。公司表示,已积极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并承诺,消费者因食用存在异物的蜜枣粽而出现身体问题,由此产生的检查、治疗费用,由公司全额承担。

与此同时,来伊份对该批次(2025年4月2日)蜜枣粽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提醒消费者可以选择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能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来伊份的这份说明,并未打消外界的疑虑,舆论仍在升级扩散。5月13日中午,公司再次更新进展,表示公司正全力配合市监部门调查,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不合格产品。

期间,作为生产方的五芳斋(603237.SH),也从流程管理的角度进行了说明。该公司表示,按照内部规定,手部受伤员工不得参与裹粽等食品直接接触环节。其他非直接接触食品的车间员工,如需使用创可贴,会由专人发放和回收含金属材质的专用蓝色创可贴,同时要求佩戴专用一次性手套方可作业。

那么,这个带血的创可贴,如何进入来伊份的蜜枣粽中?暂时变成了一个悬案。最终结论,尚待有关部门的深入调查。

苦楚的两家公司

在一年一度的粽子销售旺季,如果上述舆情不能妥善处理,对两家公司的端午节礼销售,都将带来不利影响。

尤其是五芳斋。作为“粽子第一股”,粽子是其核心产品,最近几年,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成以上。端午节所在的二季度,是公司绝对的销售旺季,占全年收入的6成以上。

粽子具有显著的节令性和区域性特点,2024年,粽子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未来有望温和增长,但市场很难有大的突破。

这个不大的市场中,参与者越来越多。除了五芳斋、真真老老等传统粽子企业,一些新消费品牌以及零售商等,也正在通过供应链模式,借助各自的优势,在端午节前的旺季争抢粽子市场,蚕食五芳斋的份额。

2024年,五芳斋粽子系列实现收入15.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卖了3.61亿元,已降至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虽然,五芳斋在粽子之外,布局了糕点、月饼等其他业务,但这些业务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暂时难以挑起大梁。

因粽子这一核心业务表现不佳,去年,五芳斋实现营业收入22.51亿元,同比下降14.57%,为自2018年有公开业绩披露以来的最差表现。

上述舆情发生后,五芳斋的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

对于来伊份来说,粽子只是节令性产品,在公司的收入大盘中,所占的比重应该不会太大。然而,问题粽子事件所带来的,是外界对其产品品质和供应链管控的质疑,波及面可能更广。

身为“休闲零食第一股”,最近几年,来伊份的业绩表现不佳。去年,受内外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25%至33.7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7527万元,创下历年亏损之最。

为突破业绩瓶颈,近年来,来伊份多次跨界,试图通过拓展业务边界,找到新的增长点。公司先后染指酱酒、气泡水、咖啡等热门行业,但目前,这些新业务都没有太突出的表现。

如今,公司又开启了“来伊份2.0”,希望通过打通用户的客厅、餐厅、厨房等消费场景,构建以生活店为主导的社区生活平台。在新的模式下,在来伊份的门店,不仅能买到零食,还有预制菜、水果生鲜、粮油调味等品类,甚至还会出现日用百货、数码、美妆护肤等产品。

不过,来伊份所有的创新,都建立在公司“万家灯火”战略主航道基础上。

2017年,公司提出“万家灯火”战略,并预计到2023年门店数量将突破1万家。如今来看,现实与梦想还存在极远的距离。

2024年,来伊份旗下门店数量不增反减,期末门店总数3085家,比年初净减少600家。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