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降速、承压、微利!真正的淘汰赛,来了

访客 2025-09-02 11:09:46 34747
降速、承压、微利!真正的淘汰赛,来了摘要: 日前,白酒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已全部披露。行业深度调整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存量博弈,真实呈现在人们面前。白酒上市公司增速普遍放缓、业绩剧烈分化等现实挑战...

日前,白酒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已全部披露。行业深度调整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存量博弈,真实呈现在人们面前。

降速、承压、微利!真正的淘汰赛,来了

白酒上市公司增速普遍放缓、业绩剧烈分化等现实挑战,折射出消费需求变迁、竞争维度升级与企业战略差异。研析白酒上市企业财报数据,解码行业调整期下的生存逻辑与破局方向。

存量博弈“深水区”,新一轮淘汰赛

日前,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透露,2025年1-6月份,白酒规上企业数量为887家,与去年同期减少了100多家,规上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实现销售收入3304.2亿元。

结合白酒股半年财报看,今年上半年,22家白酒上市公司的营收总和为2420.93亿,去年同期半年营收总和为2463.96亿,整体出现业绩微降。

显然,白酒行业全面进入存量博弈“深水区”,甚至是缩量竞争下的淘汰赛。这无疑会对酒业发展模式、品牌竞争格局与未来走向产生根本性、系统性的深远影响。

在营收规模上,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呈现断层式的集中领先态势,持续向头部品牌集中、向一线名酒集中。

贵州茅台以893.89亿元的营收独占鳌头,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古井贡酒依次分列,白酒前六强的头部阵营稳固且占据绝对领先的规模优势,与其他酒企形成了巨大差距。

据统计,以上前6家上市酒企的营收总和为2112.54亿元,占22家营收总和87.26%。同时,这意味着余下的16家上市酒企占比不足13%。

其中,绝大多数酒企的半年营收在40亿以下,其中不足10亿元的企业有6家。金种子酒、皇台酒业、岩石股份(上海贵酒)等上市酒企,与头部企业的营收差距更是达到百倍以上。

由此可见,白酒行业的品牌格局发生剧烈演变——头部酒企份额持续扩大,腰部企业面临“向上突破难、向下受挤压”的困境,少数酒企在“缩量竞争”中面临剧烈洗牌、被动出局的命运。

增速普降,盈利困境更艰难

分析营收增速变化,因华润啤酒(金沙)未披露增幅数据,统计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有6家保持增长态势,分别是茅台、汾酒、五粮液、古井贡酒、老白干酒和金徽酒,其余14家均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其中,营收下滑幅度超过20%的白酒上市公司达到7家。这部分酒企的业绩下滑,本质上是行业“洗牌期”的必然结果。当市场需求整体收缩时,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营收规模自然大幅缩水。

在净利润方面,行业利润的集中程度更是远超营收。贵州茅台上半年净利高达454.03亿元,呈现出绝对的统治力。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等,也保持了相对稳健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在顺鑫农业(牛栏山)、华润啤酒(金沙)未披露利润数据的情况下,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不足5亿的达到10家,其中包括皇台酒业、岩石股份(上海贵酒)和金种子3家在亏损状态。

进一步分析净利变动,在20家企业中,仅有7家实现正增长,而13家出现下滑。其中,金种子酒净利润暴跌750.54%,酒鬼酒下滑92.6%。

利润的极度分化与盈利困境,一方面印证行业调整期的“寒意”,另一方面也倒逼企业费用投入从“规模效应”向“效率革命”转变。

洗牌进行时,唯有应变求变

在行业分化的大趋势下,众多酒企面临“上下夹击”的困境,既要承受高端名酒的向下挤压,还要应对地产酒的向上抵抗和市场的精耕渗透。

当企业处于行业上升期,这些矛盾被增长所掩盖;但在缩量竞争中,这些问题被无限放大。渠道库存高企、价格倒挂严重、市场费用效率低下......这些难题都在加剧中间地带酒企的“生存危机”。

面对当前的深度调整,白酒行业的新生态正在重塑,厂商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压货模式导致渠道库存高企,价格倒挂严重,经销商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新的厂商关系必须从简单的买卖关系,转向共同服务消费者的伙伴关系。

当下,酒业要主动作为,通过帮助经销商消化库存、控制发货节奏、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共同开展品鉴会和沉浸式体验,开展消费者培育工作,提升终端动销能力等,持续构建新型的厂商共生关系。

与此同时,细分品类、细分场景、细分人群等领域还有更大的价值空间亟待挖掘。

比如,低度酒、时尚酒饮等对应的悦己消费、微醺社交和女性市场等……这些都需要酒企打破传统思维,以全新的产品逻辑和沟通方式拥抱变化。

调整已至“深水区”,白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真正的蜕变。唯有认清形势、主动变革,才能穿越周期,有机会抢占新的制高点。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