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高管集体自愿降薪!最高下调50%

访客 2025-08-29 15:22:50 1110
高管集体自愿降薪!最高下调50%摘要: 这家医疗企业的多名高管百万薪资“腰斩”。净利润最高亏损3.73亿高管集体自愿降薪8月27日晚上,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硕世生物”)发布公告称,...

这家医疗企业的多名高管百万薪资“腰斩”。

高管集体自愿降薪!最高下调50%

净利润最高亏损3.73亿高管集体自愿降薪

8月27日晚上,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硕世生物”)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部分董事、监事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主动出具的《关于自愿降薪的函》。

此举表明,硕世生物管理层正以实际行动应对经营挑战,本次共有8名高管降薪,最高降幅达50%。

高管降薪期限从2025年8月15日起,直至不再担任目前职务止。公告称,此次降薪主要为进一步支持硕世生物优化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稳健发展战略目标。除进行薪酬调整外,硕世生物还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从多维度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硕世生物作为国内体外诊断(IVD)领域的重要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体外诊断试剂、配套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逐步拓展至体外检测服务领域。其业务核心围绕传染病检测与妇幼健康两大方向,覆盖生殖道检测、传染病防控、呼吸道疾病、肿瘤诊断、营养管理及慢病管理等六大应用场景,并于2019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2024年,硕世生物在费用管控上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销售费用较同期下降34.41%,管理费用较同期下降53.4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明显改善,但依旧不能扭转局面。

问题在于营收的剧烈变化。

2020年-2022年,硕世生物因新冠疫情检测需求激增,迎来业绩巅峰期:营收分别为17.40亿、28.39亿和55.3亿。净利润同比增长878.52%、45.59%和53.19%。

疫情一过,2023年后硕世生物业绩遭遇“滑铁卢”,2023年营收骤降至4.03亿元,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3.50亿元;2023年净利润亏损达3.74亿元,好在2024年亏损收窄至200万元。

进入2025年,这一态势仍未扭转——上半年营收1.76亿元,同比下降1.05%,净利润399万元,同比下降高达86.35%。

硕世生物表示,主要由于体外诊断行业集采在全国深度落地带来的公司产品价格承压,及报告期内自产检测试剂产品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叠加导致毛利率下降、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减少和政府补助金额减少所致。

硕世生物2019年上市当年营收不足3亿元,目前已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

生物医药企业高管降薪已不是个例如何突围?

硕世生物的困境也是后疫情时代部分IVD企业的缩影。

2025年4月,达因药业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营收8.53亿元,同比下降27.76%;归母净亏损9.25亿元,同比下降983.98%。2022年-2024年,达因药业的董事、总经理黄珞,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斌和董事、副总经理蒋析文年薪分别从596.72万元、533.74万元和533.75万元一路跌至67.5万元、60万元和60万元。

同月,同为生物医药企业的和铂医药也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了高管薪酬情况,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劲松薪酬由2023年的158.5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139万美元;首席科学官戎一平年薪由2023年54.7万美元略微下调到2024年的50.3万美元。

生物医药赛道涌入大量玩家,同质化竞争极端激烈,唯有持续创新与高效商业化方能构筑核心壁垒。

以硕世生物为例,其盈利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从高毛利的检测产品转向常规竞争市场。

2025年上半年,“外购仪器及材料”等非核心业务营收126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77万元增长118.71%。相反,核心业务全面承压,“检测试剂”“检测仪器”“检测服务”收入分别同比下滑-6.25%、-1.83%和-1.20%。

硕世生物试图通过加码研发和海外布局突围。

硕世生物表示,始终维持高强度投入态势。2024年研发投入为1亿元,总额占营收28.86%,较2023年的1.35亿元略有下降,未来或加速肿瘤早筛、慢性病检测等高潜力管线的研发。

商业化方面,硕世生物开启海外布局,目前有超700种产品服务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硕世生物海外收入较同期增长37.89%,但收入仅1344.73万元,占总收入3.8%,规模仍有增长空间。

降薪虽魄力可嘉,但终究是“节流”之举,企业想真正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开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