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溢价111%!云南白药收购一家河北药企,终于开始干正事了

访客 2025-08-20 15:11:45 5207
溢价111%!云南白药收购一家河北药企,终于开始干正事了摘要: 图源:豆包8月16日,云南白药公告: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以现金方式全资收购安国市聚药堂药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对价金额为6.6亿元。聚药堂药业的主营业务是中药饮片、中...

溢价111%!云南白药收购一家河北药企,终于开始干正事了

图源:豆包

8月16日,云南白药公告: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以现金方式全资收购安国市聚药堂药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对价金额为6.6亿元。

聚药堂药业的主营业务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销售。根据公告,聚药堂拥有1567个饮片品种,是行业中品类最齐全的企业之一;配方颗粒国标备案品种达到了240个,在行业中也算比较靠前。

在业界看来,收购聚药堂是云南白药聚焦中药主业的一大信号。2023年,云南白药经历了高管被带走调查、炒股失败等一系列风波,公司经营面上也面临着爆款牙膏销售趋缓、业绩增长乏力的困境。

只是,这笔交易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划算。公告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聚药堂净资产为3.21亿元。2024年,聚药堂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净利润6933万元,同期利润率仅不到10%,远低于同行康美药业。

无论从资产和经营状况上看,聚药堂都不算出彩的,那云南白药为什么愿意花6.6亿元收购?

聚焦中药主业

单从业务上看,云南白药收购的主要目的是加大自己在中药饮片相关的布局。

去年一年,云南白药明显加大了在中药材产业链上的投入,推动在中药材种业、种植、加工、市场等各环节的布局。2024年来,云南白药申报了重楼、当归、三七、红花等7个中药材GAP品种,并完成了158个国标品种配方颗粒的备案。

安国市是国内主要的中药材集散地,聚药堂地处安国,有天然的原材料优势,也能为云南白药跨出云南,对外扩张奠定基础。这是云南白药看好聚药堂的原因。

公告披露,云南白药此次收购金额以收益法结果确定,经评估,截至今年一季度,聚药堂股东全部权益于评估基准日的市场价值为6.79亿元,增值率111.47%。据此,云南白药确定了6.6亿元收购聚药堂。

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算是个不错的生意。在集采前,2022年,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的毛利率在67%,整体行业毛利率也在60%至70%。云南白药虽然旗下有经营中药饮片的子公司,但存在感很弱。聚药堂的加入,可以补足云南白药在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的短板。

2024年2月,云南白药任命张文学作为公司的新董事长。张文学的从业背景主要在云南省其他国资企业,并没从事过医药行业。张文学掌舵后,调整了云南白药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变化是不再像从前那样强调日化板块。

2010年,云南白药大力发展大健康事业部,云南白药创可贴、牙膏让其声名大噪。而云南白药牙膏大卖十多年后,这几年也到了销售的瓶颈。2024年,云南白药健康品事业群营业收入65.26亿元,仅同比增长1.6%。相对的,药品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1.8%。

是要继续做大日化,还是回归到做药的本质,云南白药的新管理者已经做出了选择。

找到优质资产

中药企业吸纳另一家企业拓展业务,本是常事。关键问题在于,云南白药这6.6亿元到底值不值?

聚药堂是饮片加工企业,不涉及原材料的种植,最大的优势是接近药材集散地,成本可能更低一些。如今中药整体行业都处在深度调整期。2024年来,此前疯涨的中药材价格已经普遍大幅回调。截至今年8月14日,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已经较同期下跌了约22%,回落至2022年的水平。上游的价格下调势必会传导到下游。

即便是最靠近原材料生产地的聚药堂,也会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今年一季度,聚药堂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别在1.4亿元和1.17亿元,中药饮片虽然创造了最多的收入,但利润仍然微薄。

原材料价格下降、集采常态化等因素下,去年以来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普遍下降。2024年,加上省标转国标的阵痛期,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普遍承压,中国中药、红日药业业绩下滑。“道地药材”的行业风向下,如果真要涉足中药饮片的生产销售,云南白药接下来还得要进一步拓展生产种植,才能在中药饮片这个领域有立足之地。

事实上,云南白药自己其实也在观望。

公告披露,收购启动后,2025-2027年间,聚药堂需要完成相应的业绩承诺,今年年内,聚药堂需要达成主营业务收入6.24亿元,净利润6600万元。如果没有达成,聚药堂现股东需要依据《股权转让协议》在要求的期限内向云南白药进行补偿。与此同时,聚药堂原核心团队要留任至2027年业绩承诺期满,云南白药仅派驻执行董事,财务、和质量负责人。

云南白药账上确实不缺钱,只是想要再创辉煌,收一个聚药堂远远不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