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被“卷”出局?果冻不香了,亲亲食品上半年收入再下滑

访客 2025-08-19 11:00:20 23989
被“卷”出局?果冻不香了,亲亲食品上半年收入再下滑摘要: 文丨李振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零食,曾创造国民口碑零食“亲亲虾条”的亲亲食品,正在淡出主流零食市场。近日,亲亲食品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亲亲食品收...

被“卷”出局?果冻不香了,亲亲食品上半年收入再下滑

文丨李振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零食,曾创造国民口碑零食“亲亲虾条”的亲亲食品,正在淡出主流零食市场。

近日,亲亲食品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亲亲食品收入约5.297亿元,同比下降6%。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2155.1万元,同比减少34.31%。毛利约1.542亿元,同比下降10.2%;毛利率为29.1%,同比下降约1.4个百分点。

具体到品类,尽管公司不断推陈出新,增加了亲亲吸果冻、轻零冻以及0卡等产品,但销售额仍呈现下滑态势。2025年上半年,果冻产品的销售下降最为明显。膨化产品和调味产品也呈现下降趋势,只有糖果及其他产品的销售略有上升。

其中,果冻产品销售下滑,上半年销售额为3.16亿元,同比下降6.6%,毛利率由31.4%降至29.1%,主因传统渠道销售减少及竞争加剧。

膨化产品销售额1.49亿元,同比下降2.9%,毛利率29.1%,略升0.1个百分点,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及拓展新兴渠道部分对冲压力。

调料产品战略收缩,销售额为3420万元,同比下降17.6%,毛利率36.5%,提升0.9个百分点,因主动减少产品类别并调整价格策略。

糖果及其他产品销售额3020万元,同比仅增长0.7%,毛利率20.6%,提升0.2个百分点,受益于米酒新产品销量上升及生产成本下降。

亲亲食品在业绩报告中明确指出,传统销售渠道的销售减少是导致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兴中国零食品牌店的快速崛起,非连锁杂货店及超市等传统渠道的业务受到极大冲击。尽管公司在新兴零食品牌店渠道实现了销售额增长,但这部分增长未能完全抵消传统渠道的下滑。

另外,近年来疯狂扩张的零食集合店,如鸣鸣很忙、零食有鸣等,以散装、量贩的模式销售,通过大牌引流的同时,依靠中间商更少的白牌产品获取更高毛利。这些零食集合店强化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认知,使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与之相比,亲亲食品在传统渠道的产品终端价格相对较高,竞争力下降。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亲亲食品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这直接导致了销售量和毛利的下降。

近几年,零食市场或是内卷最为激烈的领域。亲亲食品或是受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

2021-2025年,亲亲食品的上半年收入一直在5亿至6亿元间波动,未能实现突破。其中果冻成为主要“拖累”。2024上半年,亲亲食品果冻产品销售额为3.39亿元,同比下降11.3%,占亲亲食品整体收入的60.1%。此前的2016年,亲亲半年收入曾接近7亿元;2013年,全年的收入就接近了13亿元。

亲亲食品创立于1990年,在80后、90后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对于00后和10后消费者来说,“亲亲”这个品牌的知名度较低。尽管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一些新品,如健康果冻产品、零脂肪代餐产品等,但大多未能掀起太大的市场波澜。

据了解,亲亲在2023年与沃尔玛合作推出800g果肉果冻,进驻全国门店;推出益生菌布丁系列。2024年推出“轻零冻”及0卡版本,但受传统渠道萎缩和价格战影响,整体销售额同比下降6.5%。2024年通过零食集合店(如零食很忙)实现销售额增长,但传统商超渠道下滑导致整体果冻销量下降。

在投资市场,2019年,亲亲还曾设立投资公司,投资永璞咖啡、汉口二厂等品牌,但2022年暂停投资,2021-2023年投资业务累计亏损超3200万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亲亲食品是传统的老牌企业,整体产品线已经老化,主打产品较为单一。亲亲食品在产品创新和品牌影响力方面未能形成足够的差异化优势,难以在竞争中独善其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