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哈哈代工风波冲击“2分钱利润”:今麦郎极致成本模式临考|大鱼财经

新黄河记者:杜林
一瓶水,我们净利润2分钱。在娃哈哈一纸声明将代工合作及产品质量问题推向公众视野,引发轩然大波后,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于5月15日晚间首度发声,澄清了与娃哈哈合作的始末,将其赖以生存的成本领先战略与每瓶2分钱净利的极致运营模式和盘托出。
这番回应将今麦郎置于一个更为复杂的聚光灯下:在纯净水这片利润微薄却竞争惨烈的红海中,娃哈哈此番切割与点名,对奉行极致性价比、在刀尖上谋求规模效益的今麦郎而言,究竟意味着多大的冲击?
合作生变:从优先保供到质量疑云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娃哈哈集团的一份声明。该声明承认与今麦郎存在纯净水代工关系,但同时指出代工期间我司自查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并宣布自2025年4月起,我司已终止与相关代工方的合作。这份措辞微妙的声明,迅速引发了市场对双方合作关系及产品质量的广泛质疑,被舆论普遍视为娃哈哈对今麦郎的背后一刀,不仅令自身陷入公关困境,也直接将今麦郎推至风口浪尖。
范现国在采访中对此表达了不解与委屈。他回顾,2024年上半年娃哈哈瓶装水需求暴增,急寻代工厂。今麦郎凭借其遍布全国的26个生产基地和115条饮料生产线中包含32条高速生产线的强大规模优势,可有效缩短运输半径、降低运费,加之对自身品质的自信,在娃哈哈极其严格的筛选后达成了合作。2024年六七月份旺季,我们蓝标水在自身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也优先支持娃哈哈,尽量保证它的订单需求。
范现国透露,从去年5月至今年5月,今麦郎为娃哈哈生产了超过5000万箱、约12亿瓶纯净水。这一体量,相当于今麦郎自有品牌水年总销量120亿瓶的10%。昔日的优先保供与优质性价比之选,转眼却被贴上了个别批次未通过检测的标签。
解密2分钱利润:今麦郎的极致成本生存法则
面对风波,范现国也详细阐述了今麦郎的核心战略——成本领先。他为今麦郎蓝标纯净水算了一笔账:终端门店冰柜售价1元/瓶,而整包24瓶的出厂价约为10元,折合每瓶约0.42元。在这看似微薄的售价背后,是每瓶净利润2分钱的惊人数字。我们为什么卖价格这么低呢?这和我们的企业定位战略有关。我们的战略就叫成本优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好产品。
要实现如此微薄的单瓶利润下的整体盈利——年产超100亿瓶、年净利润达2亿多元,今麦郎推行的是一套近乎苛刻的极致成本控制体系。
垂直整合供应链,从瓶盖、瓶坯的生产到最终的瓶装水制造,尽可能实现自主化,以压缩中间环节成本。优化物流与生产,倡导水不落地的物流理念,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搬运和仓储费用。同时,投入巨资引进世界先进的德国高速流水线,例如每小时可生产9万瓶的生产线,单条投资不低于6000万元人民币。范现国认为,通过长期的规模效应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并为产品品质提供坚实保障。
暴利不是商业文明,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更多的好产品才是。范现国这番话,既是其经营理念的鲜明陈述,也深刻揭示了今麦郎在纯净水这片红海中的红海市场中奋力搏杀的残酷现实。
今麦郎2分钱净利背后的成本压缩
今麦郎蓝标水2分钱净利,在行业中究竟处于何种水平?要理解这一点,需审视纯净水市场的整体盈利图景。
纯净水市场向来是快消品类中利润率相对微薄的领域。根据行业数据分析,包装饮用水品类中,天然矿泉水的毛利率通常可以维持在50%-60%的区间;而纯净水由于其生产工艺以及相对较弱的品牌溢价能力,其毛利率普遍要比矿泉水低5到10个百分点。近年来,价格战是市场常态。
新黄河记者梳理了农夫山泉和怡宝的2024年年报。
农夫山泉2024年财报显示整体毛利率为58.1%。但其包含天然水和2024年新推出的绿瓶纯净水的包装饮用水板块,收入同比大幅下滑21.3%。为推广绿瓶纯净水,农夫山泉采用了极具冲击力的低价策略,部分渠道单瓶售价低至0.6-0.8元,这进一步压缩了其纯净水业务的利润空间,并对其整体毛利率造成了拖累。因此,农夫山泉纯净水业务的实际毛利率预计将远低于公司整体水平。
作为纯净水市场的领军者,怡宝2024年的整体毛利率为47.3%,同比有所提升。其包装饮用水板块在2024年初的毛利率曾高达49.0%,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这主要得益于PET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以及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
在此背景下审视今麦郎,范现国所提及的2分钱净利是净利润,而行业报告中农夫山泉和怡宝的数据多指毛利率。毛利是销售收入减去与产品直接相关的生产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而净利润则是在毛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企业所得税等诸多间接成本和税费后的最终剩余。通常情况下,净利率远低于毛利率。
今麦郎蓝标水出厂价约0.42元,净利润0.02元,其净利率约为4.76%。尽管无法与上述毛利率数据进行直接比较,但可以由此推断:要在如此之低的净利率水平上实现盈利,今麦郎蓝标水的毛利率也必须被控制在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水平,这与农夫山泉整体业务的高毛利率或怡宝纯净水业务早期展现的毛利率不可同日而语。这再次印证了今麦郎成本领先战略的极致性——它是在凭借庞大的规模和极致的运营效率,从刀片一样薄的利润空间中艰难地挤出每一分钱的效益。
娃哈哈给了今麦郎一记重压
但娃哈哈的一纸声明,对今麦郎这套高度依赖规模、效率和微薄利润的运营体系,可能产生深远且多维度的冲击。
个别批次未通过检测的指控,即便模糊不清,短期内也可能对消费者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动摇。对于将优质低价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今麦郎而言,一旦优质的基石受到质疑,其赖以立足的性价比优势便可能受到削弱。
代工业务的连锁反应,今麦郎为娃哈哈代工的12亿瓶纯净水,占其水业务年产量的10%,是一笔体量可观的订单。以这种方式失去此订单,不仅直接影响当期营收,更可能对今麦郎未来承接其他品牌代工业务的信誉和机会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微利模式的脆弱性由此凸显。极致的成本控制往往意味着利润缓冲空间极小。任何对销量、品牌形象或供应链稳定性的明显冲击,都可能迅速侵蚀其本就微薄的利润。娃哈哈的声明,恰恰在品牌形象这一敏感点上,给了今麦郎一记重压。
在今麦郎正积极推动凉白开今矿等产品升级,力图在竞争激烈的饮品市场中进一步突围,并同时面临传统方便面主业增长放缓、IPO之路尚不明朗等多重经营压力的关键节点,娃哈哈此举无疑使其处境更添艰难。风波过后,今麦郎如何有效止血,重塑市场信心,并在坚持成本领先战略的同时,构建起更为坚固的品牌护城河,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此前报道:
今麦郎被娃哈哈捅了一刀?|大鱼财经
编辑:周全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