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个时代的终结:最后的股东大会,巴菲特这样建议美国和普通人

访客 2025-05-04 12:09:49 22577
一个时代的终结:最后的股东大会,巴菲特这样建议美国和普通人摘要: “美国是一座宏伟大教堂的结合体,同时它旁边还附带着一个巨大的赌场……赌场里,大家玩得很尽兴,金钱流动频繁,但未来100年...

“美国是一座宏伟大教堂的结合体,同时它旁边还附带着一个巨大的赌场……赌场里,大家玩得很尽兴,金钱流动频繁,但未来100年里,美国必须确保这座大教堂不会被赌场吞噬。”

一个时代的终结:最后的股东大会,巴菲特这样建议美国和普通人

——巴菲特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每逢五一假期,有个夜终究要熬,我们总说看一次少一次,但很可能这是真的最后一次。

当地时间上午9点,被称作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巴菲特股东大会在小镇奥马哈举行,负责全程直播的CNBC以《一个时代的终结:沃伦巴菲特将要求伯克希尔董事会任命格雷格阿贝尔取代他担任首席执行官》为主标题,为这次大会定了性。

2025年5月3日,巴菲特和继任者阿贝尔 图源:CNBC

自1965年收购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厂以来,沃伦巴菲特和已经去世的搭档查理芒格(享年99岁)用60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一家独一无二的美国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而60年来的时间积累,令他成为当代社会独一无二的“时代活化石”和“奥马哈先知”。

尽管无人刻意提及,但包括巴菲特本人在内,对于这场有可能是巴菲特最后一次主持的股东大会,人们似乎有了一定默契。

他本人高调宣布了自己权力交接和对未来持股的处置,而对今年参会的4万名股东而言,无论是提出个人投资疑问,还是寻求这位投资传奇人物对当前美国形势的看法——期待最后箴言的氛围始终浓郁。

这位94岁的投资传奇也没让大家失望,尽管走路时需要拄着拐杖,但在长达四个小时的问答中,他以不同于同龄人的精力和清晰的思路一一作答。

现场观众 图源:CNBC

在所有问题中,人们最关心的,无疑是美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伯克希尔的投资范围广泛,从铁路、保险、能源、零售、航空、制造业到科技,巴菲特过去常说,伯克希尔哈撒韦所经营的各项业务一定程度是“美国经济的缩影”,投资伯克希尔就是押注美国。

押注美国成就了他的“股神”事业,1965-2024年,公司实现了20%的年复合收益率,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约为10%,也给了他评论美国经济独一无二的资格。

世界即将进入没有巴菲特的时代,借由这篇文章,我们记录了他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几大忠告。

反对贸易战:

“不能只让3亿人沾沾自喜”

问答环节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记非常尖锐的直球:关税战。

“您最近表示关税是一种经济战争的行为,这是否意味着您对贸易壁垒的看法有变化?”

尽管巴菲特很警惕地没有谈到特朗普,但他还是就关税问题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直接的言论:

贸易不应该被当成武器来使用。

美国应该寻求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我们应该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他们也应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

他警告美国不要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为敌:“在我看来,(贸易战)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导致全球75亿人不太喜欢你,而只有(美国的)3亿人以某种方式沾沾自喜,炫耀自己做得有多好。这是不对的,也是不明智的。”

他认为,美国一直都在从自由贸易中受益,“世界其他国家(暗指中国)越繁荣,就越不会以牺牲我们为代价,我们就会越繁荣,我们就会越感到安全,你们的孩子将来也会感到安全。”

巴菲特提到的上述观点是古典经济学中的自由贸易理论和国际分工理论。不同国家通过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合作从而达成共赢。自250年前开始,美国就通过种植棉花和烟草和全球各国进行贸易,从一片空白到成就伟业,这是中国高中生都知道的西方经济学原理。

实际上,早在2003年的时候,巴菲特就在《财富》杂志撰文,“预言”了贸易战的到来。

在他看来,美国每年的贸易赤字都在不断扩大,尽管底子雄厚,但美国就像是一个拥有大笔田产的富家子弟,年年挥霍无度,最终只能靠变卖田产度日。

为了让美国实现贸易平衡,当时巴菲特发明了一种叫做“进口凭证”的东西,试图通过这个类似贸易通行证的东西,来稳定美国的贸易逆差。

然而,巴菲特的“进口凭证”最终没能实现。

截图:《财富》杂志

22年后的今天,美国的贸易赤字达到破纪录的1.21万亿美元,政府债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特朗普的上任,更是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这个比他小15岁、总把“交易”挂在嘴上的商人总统的所作所为,将巴菲特和他的公司带入了前所未见的防御状态。

伯克希尔当前手持创纪录的3470亿美元现金储备(折合人民币2.5万亿元),并未下注,伯克希尔在其第一季度财报中表示,关税和其他地缘政治事件给该集团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该公司表示,目前无法预测关税可能带来的任何影响。

伯克希尔现金储备 图源:网络

冲击反映在了利润上,今年第一季度,伯克希尔的营业利润下降14%,至96.4亿美元。大部分跌幅是由于保险承保利润暴跌48.6%;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也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盈利造成了打击。该公司表示,其外汇相关损失约为7.13亿美元。

在市场上,巴菲特已连续10个季度抛售股票,并在2024年抛售了价值超过1340亿美元的股票,减持了其最大的两家持股公司——苹果和美国银行。

动荡中的美国:

大教堂不能被赌场吞噬

对外他直白表达了对贸易战的担忧,更用钱投票做了选择,但言语上一旦涉及美国的内政问题,股神选择了以只谈过去的方式“打太极”。

有投资者问:应该如何看待美国当下接近“革命性”的变化?到底是乐观还是悲观?

他顾左右而言其他:“从1930年到现在美国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作为出生在美国的男性感到‘非常幸运’”。

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其他回答中一窥巴菲特对当下美国的真实看法。

巴菲特在现场回答问题 图源:CNBC

其一,将过去的美国比作大教堂。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始终认为:伯克希尔只有在美国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而即使伯克希尔从未存在过,美国也会取得如今这样的成功。

在巴菲特看来:“昨天”的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光辉典范。

善用比喻的他,将美国的制度比喻成一个附带赌场的“大教堂”。

美国的资本主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它是一座宏伟大教堂的结合体,这座大教堂创造了一个世界上从未见过的经济体系。

在那座大教堂里,人们基本上是在设计能为三亿多人口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系统,这种规模在历史上前所未有。

同时它旁边还附带着一个巨大的赌场。诱惑非常大,尤其是现在,诱惑就是走进那家赌场。

赌场里,大家玩得很尽兴,金钱流动频繁,但你也必须确保大教堂得到供养。未来100年里,美国必须确保这座大教堂不会被赌场吞噬。

这套比喻其实可以引发多重解读,它既可以暗示当前美国制造业面临的“空心化”问题,也能表达出分配回报上的“随意和反复无常”以至于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动荡不安等观点。

同时,这也与巴菲特随后提及的几个美国困境相互对照。

其二,愿意投身美国基础设施的转型。

巴菲特指出,美国的电网、高速公路系统都已经落后于当前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之间存在重大的转型需求。

他认为,要推动这些改变,美国政府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就像二战后,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动员了整个制造业支援战争,当时效率惊人。但和平时期,要实现同样的效率,并不容易。

基于此,巴菲特和继任者阿贝尔均表示,伯克希尔愿意在未来参与其中——“我们确实拥有资本,也拥有足够的知识,这使我们能够参与其中。但光有合作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其三,对美国未来的治理和财政状况感到不安。

巴菲特展现了对美国未来的治理和财政状况的极大不安与担心,尤其他暗示“当被选上的人说一套、做一套”的时候。

他说:

我一直认为,政治人物如果有钱但没有信用,那对我来说是非常负面的信号。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财政赤字的问题,这从来都不是一个被彻底解决的议题。

我们现在的财政赤字状况难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我们不知道这意味着(能持续)两年还是二十年,因为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样,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从数据来看,美国财政已经是很难救回来的烂摊子:在可持续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占GDP占比应该在3.5%左右,但美国已经高达7%,远远超过警戒线。

此外,尽管没有直接谈到DOGE,但巴菲特坦言,削减预算赤字是一项艰巨但重要的任务。

“那不是想做的工作,但那是一个应该做的工作”,但“国会似乎没有做这件事”。

“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多的创新人才,但我们也确实存在很多结构性问题。如果有地方出问题了,这些问题不会立刻爆发,但它们一定会慢慢发酵。”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巴菲特股神依然坚定看好美国,依然相信“美国例外论”尚未结束。

只是“就像在公司里一样,哪怕是最成功的公司也不可能没有问题”。

“我们经历过经济大衰退,经历过世界大战,经历过我出生时做梦也想不到的原子弹的研制,所以即使我们似乎没有解决所有出现的问题,我也不会灰心。如果我今天出生,我会在子宫里一直谈判,直到他们允许我去美国。”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立60周年纪念册

因此,未来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投资重心依然会在美国,他明确表示,美元确实有各种问题,但是其他货币也拥有同样甚至更多的风险,相比之下,美元依然是最优秀的货币。

当然他也不忘补上一句:并不排除未来探索和关注其他货币的可能性。

至于因关税问题引发的市场动荡,股神则轻描淡写地表示:“过去30到45天发生的事情……真的不算什么。”

给世界的箴言:

专注于那些美好的事情

六十年来,巴菲特不仅是许多人在投资领域的偶像,也是汲取人生智慧的源泉。很多人都希望从股神口中得到一些真正的“人生经验”,而两位老人也乐于分享。在有可能的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巴菲特零零碎碎为大家留下了新的妙语金句。

有人问,投资中是否可以打破耐心原则?巴菲特表示,有时候投资需要迅速行动,伯克希尔正是因为愿意迅速出手赚了很多钱。他认为,我们应该等待机会,而当机会真正出现的时候就不应该迟疑。当然,针对那些永远不会实现的空谈言论也不必耐着性子听。

在关于工作的问题上,他认为:年轻人别在意起薪,但要选对老板和方向。如果你工作的地方是你喜欢的地方,那就是最好的地方。因为如果不喜欢一份工作,就很难长久。

关于工作和金钱的选择上,巴菲特说,有意义的工作比金钱更重要,我们可以花时间寻找真正值得合作的伙伴。

在回答关于“年轻人”投资的提问时,巴菲特说,我建议你去接近那些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请教。花时间和优秀的人相处,找到这样的机会,分享他们的成功。

他还给年轻投资者提供建议时说,找到一种获得满足和快乐的方式有助于人们长寿,“我认为快乐的人比那些做着自己并不太欣赏的事情的人寿命更长。”

在回答关于现金储备问题时,他说:“偶尔会有非常诱人的机会。但不是每天都有好机会。”巴菲特还表示,“投资行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有序的。”找到好买入机会的“概率”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高”,这“有点像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股东向巴菲特提问:“如何应对人生挫折?”

巴菲特则回应道:“我会专注于那些美好的事情,而不是糟糕的事情。人生往往可以很精彩——但也可能遭遇糟糕的挫折。”

尾声:

一个没有“股神”的时代到来

股东大会的尾声,巴菲特意外宣布:“格雷格(阿贝尔)年底就应该成为(伯克希尔)公司的CEO。”

“阿贝尔并不知道这件事。除了我的孩子之外,董事会的其他成员也不知道”“这就是今天的新闻亮点”。

巴菲特表示,自己“退休”以后,将继续留在伯克希尔并提供帮助,但是“最终决定权”将会来到阿贝尔手中。

关于巴菲特手中持有的巨额股票,他表示自己不会出售任何股票,但是会逐渐把股票赠予出去。

话音刚落,现场观众爆发一阵阵的掌声和欢呼。

自此,以巴菲特为核心的股东大会或将结束,聚光灯将从奥马哈的演讲台离开。

或许全球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有一盏明灯为自己的投资决策照亮方向,但历史最终还是得翻过“巴菲特时代”的终章。

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一个没有“股神”的时代,就此到来。

2003年5月4日巴菲特与芒格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