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港金管局今晨注资465亿维稳港元,银行体系结余翻倍至913亿

访客 2025-05-03 12:03:25 46944
港金管局今晨注资465亿维稳港元,银行体系结余翻倍至913亿摘要: 港元流动性偏紧已持续数月。此次香港金管局超越市场预期节奏的快速注资后,当地银行体系结余将由465.39亿港元升至913....

港元流动性偏紧已持续数月。此次香港金管局超越市场预期节奏的快速注资后,当地银行体系结余将由465.39亿港元升至913.09亿港元

港金管局今晨注资465亿维稳港元,银行体系结余翻倍至913亿

5月3日晨间,随着港元汇率持续走强并触发7.75兑每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于美股交易时段后披露:其已入市承接60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入465.39亿港元资金。

这是自2020年4月以来金管局首次启动接钱周期,此次该局超越市场预期节奏的快速注资后,当地银行体系结余将由465.39亿港元升至913.09亿港元。

分析此次金管局出手原因,则或有以下多重考虑:

5月2日,港元汇率在港股交易时段结束后急速抽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同日亚洲多地货币亦因贸易谈判可能出现进展有不同程度走强:截至5月2日晚8点左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7.2247,走强518点。当日韩元曾升3%、泰铢曾升1.6%、日元亦曾升1.1%。

除外部资金避险、假期因素导致的资金需求上涨,美元减息使两种货币间的息差收窄,也会使得港元汇率走强。汇丰环球研究近期就港元发表的报告预测称:美元兑港元短期内可能面临额外下行压力,甚至可能短暂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水平。

更为值得关注的,则是港股市场近日多重因素亦使得港元需求增加,包括港股进入派息周期(上市公司前置派息)、“北水”通过中资行购入港股后相关机构需要买入港元进行结算,以及港股近期开始进入首次公开募股密集期、中长期则有在美上市中概股增加在港第二上市等,均被认为会带动港元资金需求。

例如,中国内地电池制造企业宁德时代被预计将于第二季在中国香港集资约50亿美元(约388亿港元),被普遍认为会令今年的市场情绪持续改善。而港元上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是在2020年底,主因之一也被认为是内地某大型企业在港招股。2022年和2023年,当地则曾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一个新情况,是按照往年经验,上市企业为迎接6月至8月的派息旺季会增加对港元需求,因此港元在每年第二季会有走强趋势。但随着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将今年的派息提前安排在5月至6月,其他上市企业派息高峰期也可能由7月和8月提前。

5月2日晚间,中国香港当地已有多方预判此次金管局将会出手。按照相关市场人士的分析:即使港元汇率触及7.75,但由于银行之间或会相互拆借港元,如需求方要求的港元金额并不大(以数十亿元计),则可能不会导致监管机构立刻入市“接钱”。但如港元汇率连续数天上升,监管机构“接钱”的机会将变高。

在此之前,中国香港当地银行体系总结余被认为已相当低,处于不足450亿港元水平,较高峰期大幅萎缩。事实上,从年初开始至今,中国香港当地多家银行频繁借用相对更高利息的贷款,意味着当地的港元流动性偏紧已持续数月。

当地财资市场公会近日资料显示:期限较短的港元拆息(Hibor)相对偏紧,超短期融资利率隔夜拆息报4.3厘,1星期、2星期和1个月的港元拆息则依次为4.1厘、4.07厘和3.98厘,形成倒挂。

中国香港货币政策目标的核心,是通过联系汇率机制维持港元汇率稳定性,重点则是有效控制银行同业流动资金水平和拆息率。按照金管局官方网站资料显示:金管局通过自动利率调节机制及履行兑换保证的坚决承诺来维持港元汇率稳定。

在此制度下,美元兑港元汇价被限于7.75至7.85水平浮动,最高及最低位分别称为“强方兑换保证”和“弱方兑换保证”,并以7.8为强弱分界线。市场对港元需求上升时,港元兑美元汇价趋强,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就会按银行要求向市场卖出港元(以维持联系汇率相对稳定),反之亦然。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