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绩陷入亏损,屡次成为被执行人,郭策如何翻转九台农商行命运?

来源:财经野武士
3月7日,港交所披露一份文件,显示港股上市的九台农商行被股东华夏基金(香港)减持了544.4万股股份,每股平均售价为0.43港元。此次出售完成后,华夏基金(香港)所持有的九台农商行港股股份比例,将从12.17%下降到11.61%。
这并不是华夏基金(香港)近两年首次减持九台农商行,作为投资机构,华夏基金(香港)在2023年10月也减持过一次九台农商行,彼时一共卖出209.3万股股份,每股平均售价为2.15港元。不管是两次减持的港股股东,还是从2.15港元暴跌到0.43港元的平均售价,都折射着资本市场对九台农商行并不看好的态度。这一态度的背后,则是九台农商行在业绩基本面逐年加大的压力。
业绩陷入亏损,净息差持续收窄
九台农商行的股价走向,也是资本市场对该行消极态度的一个有力佐证。2017年1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九台农商行,是继渝农商行后的第二家登陆H股的内地农商行,发行价为每股4.56港元,截至2025年3月10日收盘,该行的股价为0.41港元/股,相比发行价已经跌去91.09%。
与惨淡市场表现相对应的,是九台农商行捉襟见肘的业绩。2024年前三季度,九台农商行的营业收入为28.32亿元,同比减少12.88%;归母净利润为-0.87亿元,同比减少123.31%,这也是九台农商行首次出现盈利亏损。如果按季度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该行的单季亏损额高达2.16亿元。
营收端的承压从2023年便开始了,这也与九台农商行存款端的高付息率有一定关系。在减费让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下行,为了留存息差空间,多数银行都会选择压降存款利率,银行存款利率极少有3%以上了,但九台农商行并非如此。
由于该行还未披露2024年报,暂以2024年半年报为参考。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九台农商行的存款平均付息率为2.92%,其中,公司定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为2.99%,相较于2023年同期还上升了38bps。个人定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高达3.21%。
事实上,相较于多数银行,九台农商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也更高,2024年上半年,该行的公司活期存款平均付息率高达1.96%,个人活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也有1.19%,只是与定期存款付息率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也是因为个人定期存款的高利率,九台农商行的零售存款定期化愈发明显,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该行的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为1969.21亿元,总存款余额为2520.67亿元,个人定存在总存款中占比高达78.12%,2023年同时期,个人定存余额在总存款余额中的占比还是72.18%。
高定存占比和个人定存的高利率,意味着大量的利息支出。2024年上半年,九台农商行的存款利息支出总额为36.78亿元,整体利息支出为38.78亿元,存款利息支出占比为94.84%。与此同时,2024年上半年的贷款平均利率为5.2%,同比下降了93bps,贷款收益率降幅远高于存款付息率,压缩息差空间,2024年上半年,九台农商行的净息差已经从去年同期的1.83%下降到1.34%,到2024年三季报,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23%。
不良率上升,减值计提挤压利润空间
而利润端陷入亏损局面,则与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增加有关。2024年前三季度,九台农商行一共计提了10.01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相比2023年同期的5.95亿元,增加了68.24%。
而依照银行业惯例,商业银行一般会在第四季度计提该年度资产减值损失,这意味着,九台农商行第四季度计提的减值损失可能会更大,该行2024年的全年盈利也有持续亏损且亏损额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与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对应的,是九台农商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下行。截至2024年6月末,九台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44%(最新数据),较2024年初增加10bps。对于不良率的上升,九台农商行的说法是因为部分贷款客户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未能改善,以及部分个人贷款客户的收入增长缓慢,还本付息能力尚未恢复。
解释中九台农商行特意提及个人贷款客户,从数据来看,个人贷款质量下行也是该行不良率大增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3年7月,九台农商行举办零售变革启动大会,行长陈新哲在会上表示该行将推动零售业务在资产和负债两端同步快速发展,形成支撑业绩增长的“第二支柱”。但从2024年上半年的成绩来看,在负债端,九台农商行的个人存款利率高,付息成本高,对营收和利润已经形成了一定拖累。2024年上半年,九台农商行的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5%,税前利润大幅下降47%。
而在资产端,九台农商行的零售贷款,也拖了该行资产质量的“后腿”。去年上半年该行零售贷款的资产减值损失(已扣除拨回)的增幅高达228.4%。不良率方面,2023年末,九台农商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就已经高达5.56%了,截至2024年6月末,零售贷款不良率又上升到6.2%。其中,不良率最高的是信用卡透支不良率,高达9.93%,消费贷不良率和经营贷不良率也分别达到7.7%、6.88%。不过,截至2024年6月末,九台农商行的零售贷款余额只有276.78亿元,在总贷款中占比较少,因此零售贷款的高不良率对整体不良率的影响并没有很夸张。
此外,九台农商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也在持续大幅上升,截至去年6月末,该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为119.07亿元,占总贷款的6.6%,意味着该行的不良率仍有较大上升可能,不良压降压力较大。
除了经营业绩这一主要因素,九台农商行近几年面临的法律诉讼与执行压力,也对该行的资本市场表现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就在2024年12月19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新增三条有关九台农商行的执行信息。被执行人都是九台农商行,执行标的分别约为1.38亿元、1.42亿元、1.62亿元,合计执行金额约4.41亿元。
不过,一个月后,该网站便查不到这三条执行信息了,或已履行给付义务。从企查查收录的“历史被执行人”数据来看,九台农商行一共有11条历史被执行人记录,其中就包括了这3条。而成为被执行人,通常意味着法律纠纷以及未能履行的某些义务,很难不引发投资者对九台农商行经营状况、合规能力、财务健康的担忧。
从2023年11月起,郭策就正式担任九台农商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不过至今在九台农商行官网上,董事会信息并未更新,董事长依然显示是高兵。
目前,九台农商行行长陈新哲除了全面负责管理业务运营,还分管该行的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部室。面对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业务结构等方面的多重困扰,行长陈新哲要如何进一步推动零售业务转型,提升业绩水平,给予资本市场更多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