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茶反式脂肪酸含量登顶茶饮测评,企业称系真奶天然带入且合规

文丨李振兴
8月25日,网易财经发布的一项茶饮产品专业检测报告引发行业关注。在其送检的8款主流茶饮品牌产品中,5款检出反式脂肪酸,其中喜茶旗下“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达0.113g/100g,远超其他检出品牌约0.01g/100g(即10毫克/100克)的平均检测值。尽管该数值符合国家标准中“0反式脂肪酸”的声称要求,但这一结果与其长期宣传的“0反式脂肪酸”概念形成反差,迅速引发消费者热议。
检测报告显示,此次参与测评的品牌包括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8家头部茶饮企业,检测项目涵盖反式脂肪酸、胆固醇及钠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喜茶、奈雪的茶、爷爷不泡茶、茉莉奶白、霸王茶姬5个品牌的产品检出反式脂肪酸,含量范围在11.7毫克/100克(0.0117g/100g)至113毫克/100克(0.113g/100g)之间。其中喜茶的检测值不仅在本次测评中最高,更是接近第二名奈雪的茶相关产品检测值的10倍。值得注意的是,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脂末、代可可脂等氢化植物油原料,而喜茶等品牌近年均主打“真奶制作”概念。
针对检测结果,喜茶于8月25日下午发布《严正声明》作出回应。声明强调,检测出的微量反式脂肪酸系真奶原料天然带入,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0.113g/100g的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关于“0反式脂肪酸”(低于0.3g/100g)的声称要求。喜茶进一步表示,“含量最高恰恰证明使用了最多的真奶原料”,并重申全线产品坚持“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等“七零”标准。
同样检出反式脂肪酸的霸王茶姬也作出类似回应称,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来源分为天然来源和加工来源,乳及乳制品中天然来源的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为0.83g/100g,这也导致使用真奶的茶饮产品在检测中出现微量反式脂肪酸的现象。在此次测评中,霸王茶姬“伯牙绝弦”产品被检测出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0133g/100g,该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8050-2011)关于“0反式脂肪酸”(低于0.3g/100g)的声称要求。
截至发稿,奈雪的茶、爷爷不泡茶等涉事品牌尚未公开回应。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牛奶等天然食品中本身含有反式脂肪酸,只要不超过每日2g的推荐摄入量,健康风险极低。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也认为,使用植脂末的奶茶反而不易检出反式脂肪酸,真奶产品检出属正常现象。
在微博上,有网友表示,“剂量才是关键,合规就安心喝”;也有网友称,“天然牛奶也会有反式脂肪酸”。不过另有网友提出疑问:“之前还有人跟我说哪个奶茶卖得贵,用料好,现在看来也未必。”
此次风波暴露出茶饮行业的宣传困境。一方面,喜茶等品牌确实符合“0反式脂肪酸”的国标定义(低于0.3g/100g);另一方面,消费者对“0标注”存在普遍的绝对化理解。国家标准是准入的最低门槛。喜茶作为高端奶茶的代表品牌,主要产品的价格带均在20元以上。虽然被检出产品检测值符合相关标准,但作为领军的高端品牌,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才能配得上“高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