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可口可乐中国内地市场营收、净利润双增

根据可口可乐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其营收约236.6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合并净利润则是同比增长28%至71.38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实现增长。
图源:中粮官网
而随着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市场主要依靠两大运营商——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古股份”)和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食品”)2025年上半年业绩的出炉,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市场的表现也随之出炉。
营收、净利润“双增”
根据太古股份半年报,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内地)实现收益138.37亿元港元(约合126.98亿元人民币,按今日汇率折算,下同),较去年同期的134.01亿港元(约合122.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25%;应占溢利为港币5.88亿元(约合5.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约8%。
而中国食品上半年实现营收122.7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3.351亿元同比增长8.3%;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8亿元,同比增加2.23%。
不过,中国食品旗下除了可口可乐业务之外,还有新零售业务“中粮悦享会”和智慧零售业务“中粮智尚”。中国食品称,期内,中粮悦享会目前合作品牌已达到18个,上半年收入同比达成双位数增长;而中粮智尚全国布局31个省份,覆盖超350个城市,带动同比收入显著增长。
凭借两大运营商业绩双双报喜,尽管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市场尚未回到2023年同期水平,但也开始重拾增长态势。
并且,无论是太古可口可乐还是中国食品,旗下主流品类在中国内地市场均呈现出了不同的增长态势。
其中,太古可口可乐上半年总销量增长了1%。其中,汽水品类收益增加了4%;果汁类收益增加了2%;能量饮料收益增加了51%。但茶饮料及饮用水的收益分别下跌24%及5%。
无独有偶。
上半年,中国食品的销量同比增加了5.5%。其中,中国食品旗下汽水品类实现营收93.8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5.77亿元同比增加9.41%;果汁品类实现营收16.75亿元,同比增长1%;水品类实现营收5.76亿元,同比增长8.23%;其他产品实现营收6.43亿元,同比增长13.85%。
对于中国内地市场增长业绩,也获得了可口可乐高层的认可。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在业绩会上表示:“在中国,尽管消费者情绪偏谨慎,我们仍实现了销量增长。这得益于可口可乐品牌产品及餐饮渠道表现更强劲。我们的系统正制定更精细的渠道与客户执行策略,推动更具针对性的促销活动,并加速冰柜投放。”
能量饮料得到“表扬”
可口可乐的中国内地市场,从区上看,中国食品主要负责中国长江以北主要的19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等)市场,而太古可口可乐则主要负责中国的东部、南部的11个省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等)的市场。
或许是南北地域差异,导致了可口可乐旗下产品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其中,汽水品类、茶饮料、饮用水在北方市场的增速明显高于南方市场,而果汁、功能饮料则在南方市场表现更好。
抛开汽水这种具有绝对市场优势的品类来说,没有想到可口可乐旗下的饮用水在北方市场还展现出了较为强势的增长态势。中国食品称,“悦活”在2025年的战略为锚定天然苏打水赛道,以无添加差异化突围红海市场。而得益于对水品类策略的调整,带来冰露的执行提升,“冰露”铺货网点对比同期增长迅猛,水品类销量同比增幅超过两成,带动收入同比高单位数增长。
而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南方市场,饮用水和茶饮料下滑明显。
但无论是太古可口可乐还是中国食品,都表扬了一个品类——能量饮料。
在南方市场,太古可口可乐旗下的能量饮料市场增长了51%,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而在上半年,可口可乐旗下能量饮料市场在北方市场依旧表现亮眼。
中国食品称,上半年,“魔爪”销量上有重大突破,同比录得接近五成增长,持续领跑中国内地同品牌代理商。也就是说,魔爪在北方市场的销量及规模超过了南方市场。
对于新引进的“猎兽”品牌,中国食品表示,该产品定位维生素能量饮料,区隔于魔爪,强调产品功能性,目标消费群体更为大众,包含打工族、蓝领人群等,瞄准高速服务区和工矿渠道。
未来继续“承压”
中国内地市场虽然是全球食品饮料行业最大的单一市场,但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单一市场。对于太古可口可乐和中国而言,未来将继续面临前赴后继的友商竞争。
今年上半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市场能够重回增长,也实属不易。
中国食品就表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稳步前行,消费需求稳定释放,中国食品精准施策优化价格体系、升级产品结构、拓展渠道资源,实现销量与收入的量价协同增长。
除了量价齐增之外,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下行也助力公司毛利率提升。报告期内,中国食品的毛利率增长了3.5%,主要得益于多数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的利好效应,部分抵消了铝价持续高位运行带来的成本压力。
管中窥豹。相比中国食品,太古可口可乐的压力还更大,上半年太古可口可乐负责的其余市场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摊薄了公司饮料业务的收益。
聚焦中国内地市场,可口可乐除了汽水品类之外,无论是即饮茶、饮用水、功能饮料、即饮咖啡还是果汁,其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所瓦解。
即饮茶中,“淳茶舍”虽然产品力不错,但面对各大品牌推出主打性价比的大瓶装产品,其价格优势就变得更不明显了。
在包装饮用水市场,可口可乐旗下品牌已经掉出了前五。现在很多终端基本看不到“冰露”的产品了,反而在一些酒店赠饮中能够看到,而“纯悦”则主要出现在一些赛事的赞助名单中。
虽然这两年魔抓和猎兽的市场表现有了很大起色,但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面对上百亿的中国红牛和东鹏饮料,以及来势汹汹的天丝红牛、达利乐虎、体质能量等众多品牌的联合阻击下,如何保持住增长势能,让规模再上新台阶,对于两大运营商来说都是挑战。
即便是汽水品类,可口可乐依旧面临市场竞争和健康升级的双重压力。除了老对手百事在康师傅的加持下稳打稳扎外,还有大窑、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等众多巨头在悄悄发力含气饮品,势必也会蚕食掉部分可口可乐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