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太平鸟,越飞越低

访客 2025-08-27 11:04:20 9124
太平鸟,越飞越低摘要: 宁波本土服饰品牌三巨头,杉杉股份跨界新材料、雅戈尔豪赌房地产,只有太平鸟始终深耕服饰主业,可日子也过得并不尽人意。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业绩腰斩,交出的...

太平鸟,越飞越低

宁波本土服饰品牌三巨头,杉杉股份跨界新材料、雅戈尔豪赌房地产,只有太平鸟始终深耕服饰主业,可日子也过得并不尽人意。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业绩腰斩,交出的成绩单令人失望,旗下4大品牌,销售全线下降。

这一方面有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变化的因素,也有自身品牌影响力衰退、连年收缩门店带来的副作用,这家本土快时尚标杆企业,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

飞不动了

2025年上半年,太平鸟(603877.SH)的经营状况仍未迎来反转,收入乏力、业绩腰斩。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8亿元,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86%和54.61%。

今年以来,国内服饰上市企业业绩分化,运动品牌集体崛起,通过高端化和全球化路径,拉动了自身的增长。

传统服装企业则在转型与突围中左支右绌,雅戈尔和海澜之家依赖庞大的渠道网络,暂时稳住市场地位,周成建回归后试图重塑美邦服饰,依然吃力。

太平鸟作为甬派服饰代表之一,亦在挣扎之中。公司长期依赖的运营模式,正显露出脆弱性。

但这和曾经的二号人物陈红朝似乎没什么关系了。2023年2月辞任董事兼总经理后,他的唯一身份,只剩股东。

70后的陈红朝,毕业于东华大学装潢设计专业,2001年加入太平鸟,成为早期联合创始人之一,实控人张江平、张江波兄弟的左膀右臂。

陈红朝被张氏兄弟委以重任,担任女装事业部总经理。2017年,他接替欧利民,出任总经理,直至6年后提前离任。

他曾经拿着的千万年薪,数倍于董事长张江平,是A股服饰行业少有的千万年薪高管。他也曾带领公司,在2021年突破百亿营收,但归母净利润自当年起开始失速。

离职前,陈红朝持有太平鸟9.38%股权,为第二大股东。2023年8月起,他已多次减持,合计套现约6亿元,将持股降至4.75%。

8月13日,陈红朝计划拟在3个月内,减持1413.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4大品牌全线失速

太平鸟1996年创始男装业务,早期定位于商务休闲男装,主营西服和衬衫等,经营模式主要是以批发为主。

2001年,陈红朝加入之后,品牌时尚基因觉醒,通过设计师联名和在全国知名百货商场开专柜,以及改善男装面料等措施,品牌在男装市场得以确立。

陈红朝更重要的任务是开辟女装业务,经过大力推动,女装业务收入在2015年超过男装,在公司总收入中占4成。

与此同时,太平鸟启动品牌矩阵化发展,逐渐覆盖各年龄段消费群体。2008年,推出专注少女女装的品牌乐町,2011年推出专注中高端市场的童装品牌Mini Peace。至此,公司4大品牌业务完成集结。

2017年是公司上市首年,女装、男装、少女装及童装收入分别为26.85亿元、25.20亿元、9.48亿元和7.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4%、11.29%、6.75%和37.48%。

2021年,公司的女装、男装业务收入分别实现44.84亿元、33.70亿元,分别占公司收入的41.40%和31.11%。

随着竞争加剧,各业务线收入逐年下降。2024年,女装、男装收入25.03亿元、27.8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12%和8.56%。同年,少女装、童装业务收入5.43亿元、8.2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27%和13.77%。

2025年上半年,女装、男装、少女装及童装,收入分别为10.60亿元、11.80亿元、2.33亿元和3.77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0.45%、7.42%、7.18%和3.73%。

上述4大品牌归于服饰运营业务,该业务从2021年108.31亿元的巅峰,降至2024年的67.03亿元。2025年上半年,再度同比下降8.20%至28.65亿元。

砸钱也拉不动销售

半个月前,Jason Wu品牌亚洲运营权被太平鸟收购的传闻甚嚣尘上,外界对此浮想联翩。不过,随着Jason Wu一纸声明,传闻才得以平息。这或许是市场对这家老牌服饰巨头的期许吧。

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休闲男装战略、2001年开始打造4大品牌矩阵,再到2015年左右全面启动年轻化战略,一举成为本土快时尚的标杆企业。

然而,在全方位的压力下,公司在终端零售乏力,终在2022年发生自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公司不得不主动降本,首先大幅压缩门店。2022年至2024年,合计净关门店1841家,相当于每天关店1.68家。2025年上半年,再度净关店194家。公司营业收入,也由2021年109.2亿元一路降至2024年68.02亿元。

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库存高企。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升至251.2天,较上年同期增加近63天。同期,存货规模为17.45亿元,其中16.81亿元为库存商品。

作为知名快时尚品牌,公司历来重视营销,签约明星代言、联名、设计师合作款以及利用直播、短视频推广,以至于大笔销售费用支出。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销费用率升至历史性的44.98%,却仍无法拉动销售。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