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医药投融资全景分析

2025年上半年融资事件数和融资总金额分别是368件547.45亿元。医药行业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资本活跃度。
总体市场Q2热度有所下降
其中,2025年2季度市场呈现出“事件数下降、金额上涨”的特殊态势。投融资事件总数131件,环比下降5.07%,投资总额238.73亿元人民币(未统计未披露数据),环比上涨28.04%。涉及的投资机构减少6家,涉及的融资企业减少14家。
“量减价增”的现象背后是资本对医药项目的选择更加谨慎,同时也愿意为优质项目投入更多资金。
从轮次分布来看,目前医药行业投融资主要集中在A轮、B轮、A+轮。从投融资关键词来看,最热门的是器械研发、新药、生物制品、诊断类、化药等。
从投资规模来看,目前单笔投融资总额主要集中在1-10亿的区间。器械研发的火热,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设备需求增长密切相关;新药和生物制品的持续升温,则显示出中国医药行业向创新转型的决心;诊断类产品作为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监测的重要手段,也获得资本的广泛认可。
2024年第2季度-2025年第2季度整体趋势
数据来源:药智网
哪些细分领域最受投资者关注?
从细分领域来看,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领域较火,两大细分领域分别发生融资案例22起和10起,分别涉及融资金额14.36亿元、14.60亿元。小分子药物凭借研发周期相对较短、生产成本较低、给药方式多样等优势,一直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热点。2025年二季度,安道药业、维申医药、Mingsight明赛瑞霖、格博生物、新樾生物等企业在小分子药物领域获得融资,推动该领域持续发展。
抗体药物作为生物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异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天辰生物、洛启生物、上海思路迪、丽珠单抗、多禧生物等企业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的积极布局,获得资本青睐。
随着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抗体药物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除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生物医药领域的其他细分赛道也表现不俗。细胞治疗领域有北恒生物、驯鹿生物等企业获得融资,基因治疗领域至善唯新、锦蓝基因等企业崭露头角,RNA药物领域嘉晨西海、瑞博生物等企业持续发力。
这些新兴技术领域虽然目前规模相对较小,但代表了生物医药未来的发展方向,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从医疗器械二季度的投融热度来看,医疗设备最受投资者关注,但融资单价不如生物医药。医疗设备投融热度集中在治疗设备和康复设备上。治疗设备方面,海杰亚医疗、东软智睿、诺令生物、术锐机器人等企业获得资本支持。随着微创治疗、精准治疗等理念的深入人心,高端治疗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康复设备领域受脑机接口等领域热度影响,二季度整体投融热度保持火热,合计发生融资案例14起,涉及融资金额4.92亿元。傅利叶智能、奇诺动力、远也科技、又为智能、上海诺诚等企业也获得融资。
医学影像设备作为医疗器械的重要细分领域,也有不少企业获得融资。体外诊断领域同样表现活跃,分子诊断、POCT诊断、免疫诊断等细分赛道都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
2025Q2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赛道图谱
数据来源:来觅数据
未来趋势技术、政策、需求引领市场分化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投融资未来将呈现“技术驱动、政策引导、需求分化”的特征。
AI、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仍是增长引擎。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能够大大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突破,为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可能;细胞治疗在肿瘤治疗等领域的显著疗效,让其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但资本将更关注临床转化效率和商业化确定性,那些能够将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商业化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
在医药投融市场中,技术突破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政策红利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刚需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