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多多发布Q2财报,赵佳臻:面对新一轮行业竞争,专注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文|罗曾
8月25日,拼多多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该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40亿元,同比增长7%,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源于公司持续加大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投入。
为助力商家应对新挑战,拼多多在“百亿减免”政策基础上,于本季度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将惠商力度提升至千亿级别,此举在电商行业中属首次。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表示,在商家及产业遭遇挑战的关键时刻,公司全力推进“千亿扶持”战略,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反哺产业生态,支持商家应对周期波动,推动供需两侧实现高质量发展。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强调,面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与电商行业新业态竞争加剧,公司仍将坚持消费者导向和长期主义,把长期价值放在短期利益之前,扎实做好生态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普惠消费者。
自2024年8月推出“百亿减免”政策以来,拼多多通过退返技术服务费、推广服务费等方式,为商家大幅减负。政策实施一周年内,已累计为超千万商家节省大量经营成本,仅推广服务费退返金额即达上百亿元,部分商家年省推广费用数百万元。
同时,“电商西进”行动免除了西部地区的物流中转费,进一步盘活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力。一年来,西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成,其中日用百货类订单翻倍,潮玩周边、宠物用品等增长了6成以上,家电、家居、母婴、服饰、绿植等品类也加速进入西部市场,丰富了当地消费选择。
二季度,“千亿扶持”战略进一步扩大对中小商家、新质商家和品牌商家的支持。“多多好特产”“新质供给”等专项团队深入多个农产区和产业带,推动当地商家及产业的多层次高质量发展。例如,4月以来,“2025多多好特产”行动先后助力随州稻米、昭通土豆、昆明鲜花、商丘鸡蛋、抚州竹笋、仙桃水产、舟山海鲜、贵州刺梨等农产品上行,通过定制化扶持缓解生鲜商家季节性供给难题。
在云南昭通的乌蒙山腹地,当地黄心土豆原受限于地理位置,长期只能以初级农产品进行销售,后经智能化加工制成多口味薯片,在平台扶持下形成品牌效应,带动1.1万户农民增收。根据《2025农产品上行半年报》,平台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时令水果与海鲜水产分别增长51%和48%,00后商家数量增长超3成。
“新质供给”行动还重点扶持产业带商家。拼多多通过数字技术及黑标店铺、多多视频等工具,帮助义乌小商品、晋江零食、灌云服饰、佛山童装、威海渔具等产业带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差异化。例如,义乌商家在平台数据支持下开发潮玩收纳盒、微波炉加热盖等新品,部分单品利润实现4–5倍增长。
品牌商家亦受益于“千亿扶持”,尤其是传统的国货品牌。面对消费市场的新变化,传统品牌往往面临产品创新不足、市场增长乏力等问题,拼多多的业务团队基于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洞察,在产品规划、营销推广、店铺运营等方面,与品牌商家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助力品牌成功打开了年轻化、细分化的市场,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完成了战略转型。
受益于供给侧的一系列投入,拼多多的消费潜力也得到进一步释放。618大促期间,平台全域消费持续火热,数十个类目的销量创下新高,仅百亿补贴“超级加倍补”活动的单日订单量就超过了376万单,广大消费者日益丰富的新需求得到持续满足。
作为一家起家于农产品的平台,拼多多“千亿扶持”还加大了在农研领域的投入。7月中旬,第五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初赛正式开启,来自全球的46支团队报名参赛,呈现了AI种植、水培系统、生态育苗等多种前沿技术。在后续的决赛上,参赛团队还将带着前沿技术走出实验室,应用于田间地头,为农研商业化创造更大的价值。
“目前,电商行业正在围绕新业态进行新一轮的激烈竞争,我们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深入推进‘千亿扶持’战略,把真金白银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商家服务和促进产业升级上,专注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的多方共赢生态,引导行业向着更普惠、更开放的方向不断迭代,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正向价值。”赵佳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