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成交额破3万亿创年内新高,券商称本轮行情并非散户市

今日,A股创下了历史第二高成交额。
A股成交突破3万亿,券商普遍看好后市
8月25日,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刷新年内成交额,也是时隔217个交易日后再度站上3万亿大关,并超越此前在2024年10月9日创下的29426.78亿元的成交金额历史次高纪录,现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沪深两市创下的全天成交额历史纪录34549.33亿元。
关于后市展望,近期多家券商发表了观点。
银河证券表示,A股中期趋势继续看好,但6月底以来市场波动很小,随着市场进入加速阶段,A股未来波动或将增加。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对资本市场改革、市场流动性稳定、社会观念与风险偏好改善以及微观交易结构稳固优化的A股高度乐观。多重因素有望支持中国资产继续表现,维持对A股的战术性超配观点。
但也有不少券商提醒波动风险。银河证券提示,A股中期趋势继续看好,但6月底以来市场波动很小,随着市场进入加速阶段,A股未来波动或将增加。
本轮行情并非散户市,“存款搬家”仍处萌芽阶段
关于A股的上涨,外界有观点认为散户起到主力推动作用,且与居民存款“搬家”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此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虽然居民资产“搬家”是趋势,但此本轮市场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并非散户入市。
根据中信证券的分析,本轮行情从起步到加速,核心线索都是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既然都是聪明的钱入场占主导地位,就不能执迷于类比过往行情走势。目前全市场结算资金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尚在合理区间,赚钱效应仍在持续积累。随着2020年至2021年发行的产品整体步入盈亏平衡区域,市场会有个新旧资金接力的过程。未来行情的延续需要的是新的配置线索,而不是拘泥于“钱多”和流动性。
此外,关于存款“搬家”的现象,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根据央行最新数据,7月我国住户存款规模显著减少1.11万亿元,同比降幅扩大7800亿元;与此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据新华财经报道,近期市场上行突破更多是由活跃资金驱动,个人投资者入市仍受“畏高”和“止盈”情绪影响。展望后市,“流动性”驱动行情逻辑的可持续性,仍要受基本面影响。
华泰证券指出,居民存款搬家的趋势正在改善国内流动性,未来可能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短期内,市场顶部的判断难度较大,投资者应保持适度仓位,并关注内部的高低切换。
关于此轮上涨的主要资金来源,华西证券认为,本轮A股牛市行情从“924”演绎至今,增量资金来源广泛:一是险资、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在过去三年多来持续增持A股;二是融资资金和私募基金交易持续活跃,外资对A股关注度也开始升温;三是居民“存款搬家”迹象显现但仍处于早期阶段,资产荒下,居民资金有望通过ETF、直接持股、公募基金等渠道持续入市,成为“慢牛”得以延展的关键动力。
个人投资者情绪提升,但热情与理性并存
随着市场活跃度提升,投资者参与热情明显高涨。
记者走访发现,在一些传统的投资者聚集地,如上海广东路等区域,近期参与交流的投资者数量明显增多。现场观察到,不同年龄层的投资者相互交流市场观点,分享投资心得,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市场信息交流氛围。
在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投资者表示今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
纵观现场交流的氛围,绝大多数股民都对后市充满信心。他们普遍认为A股上涨势头仍将延续,看好市场整体走向。也有人表示,市场总是在变化,需要保持理性看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线下交流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个别未具备相应资质的所谓“投资老师”或“财富规划师”,在现场开展股票分析甚至推荐具体投资品种。
有本地人告诉蓝鲸记者,在线下股市沙龙中,部分“网红爷叔”的兴起,本质上是一种“IP炒作”。这类人物之所以走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擅长为股民提供“心理按摩”。尽管所说的内容往往较为空泛,缺乏实际投资建议,但却能缓解部分投资者的焦虑,“让股民晚上能睡个好觉”。
与此同时,这些“爷叔”则藉此积累人气、吸引粉丝;待影响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便转向抖音等线上平台发展,最终逐渐淡出广东路的线下场合,转而通过流量实现变现。
在反诈宣传方面,记者注意到现场设有多个醒目宣传栏,“股神卷走4500万跑了”“警惕杀猪盘”“全民反诈”等标语以案说法,提醒投资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可以看到的是,当下市场情绪正在升温,但仍有不少投资者在乐观中仍存理性。毕竟市场永远在波动,真正的投资智慧,始终建立在对市场的敬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