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汽车产销新能源占比近五成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7月汽车工业产销数据。尽管7月是车市传统淡季,但今年该月汽车市场表现出了诸多亮点,在整体产销增长的同时,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力,传统燃料汽车也有复苏迹象。
胜马财经注意到,随着企业新车型持续投放,车市平稳运行,单月汽车产销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汽车出口保持平稳。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55.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30%。
整体产销环比回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
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产销增速较1-6月分别扩大0.2个和0.6个百分点。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厂家安排年度设备检修,使得产销节奏环比有所放缓,这符合季节性规律。然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今年7月汽车产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成为行业热度最高的一个7月。
其原因在于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新车型也在不断投放,这些因素共同助力车市平稳运行。
在7月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依旧是增长的主力军。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3万辆和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7%。
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
从车型细分来看,7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7万辆和8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9%和47.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汽协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众多车企也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不断推出新车型,丰富产品矩阵,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汽车出口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拉动作用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燃料汽车在7月也有不错的表现。7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98.1万辆,同比增长8.4%,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这一数据似乎表明燃油车市场重新焕发了活力。不过,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燃油车产销虽有稳定表现,但增速与新能源汽车相比仍存在差距。
从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为767.6万辆,在国内汽车大盘中的占比为52.62%。虽然2025年1-7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同比下滑1.8%,但下滑幅度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业内人士分析,传统燃料汽车生产厂家今年以来在市场策略上进行了诸多调整,包括提升产品性能、优化价格体系等,使得传统燃料汽车市场表现有所改善。多家传统车企将燃油车价格下探并提升配置,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吸引消费者。
在出口方面,7月汽车出口57.5万辆,环比下降2.8%,同比增长22.6%。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9.9万辆,环比下降0.5%,同比增长25.2%;商用车出口7.6万辆,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8%。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2倍,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汽车出口的重要动力。1-7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中汽协方面表示,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一些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销量持续增长,品牌知名度也逐步提高。随着海外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车企全球化布局的推进,汽车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展望未来,中汽协预计汽车市场有望保持平稳运行,但走势将受到“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和“明年新能源汽车征收车辆购置税”等因素影响。总体而言,7月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增长和传统燃料汽车的复苏都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汽车出口的良好表现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赢得了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