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医药代表违规,药企被专项约谈!

访客 2025-08-18 15:44:52 9384
医药代表违规,药企被专项约谈!摘要: 监管趋严下,医药代表还有哪些机会可以发展?约谈、警示会、驱离...从医药代表到企业端全面监管近日,中南医院纪检监察办公室、门诊办公室、保卫处、药学部在联合巡查中...

监管趋严下,医药代表还有哪些机会可以发展?

医药代表违规,药企被专项约谈!

约谈、警示会、驱离...从医药代表到企业端全面监管

近日,中南医院纪检监察办公室、门诊办公室、保卫处、药学部在联合巡查中发现,有医药代表无登记、未预约擅自出入门诊诊间。对此,参与联合巡查的相关部门已对涉事药品企业负责人开展专项约谈。

针对医药代表的监管正从个体上升到企业端。自医药代表备案管理以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医药代表的姓名、性别、照片、身份证种类及号码,所学专业、学历等信息均需均如实报备。备案完成后,医药代表的执业行为与其所属企业被视作绑定关系。

事实上,此类约谈并非个例。赛柏蓝观察发现,近段时间来,已经有不少大三甲召开服务商集体廉政约谈会。如8月15日,福建省肿瘤医院发布消息,院纪委组织召开第二批重点岗位项目服务商集体廉政约谈会,医院相关负责人以及10家服务商代表参加了会议。

更早之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也陆续召开医药供应商集体廉政谈话会或警示会。

一系列措施释放出行业对供应商及医药代表监管持续收紧的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在监管不断细化的背景下,技术手段也在同步升级,大数据及智能化工具正逐步应用于医药代表监管领域。

此前已有地方医院透露,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行动,同时借助人工智能、信息化系统及视频监控等技术,强化对医药产品经销人员进入医院内部开展营销活动的预警与监测,对违规出现在诊疗场所且与诊疗活动无关的人员及时驱离。

2025年下半场监管仍在加强

在多地细化医药代表院内行为准则的基础上,针对这一群体的监管政策还在持续收紧。

今年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明确禁止医药企业向医药代表分配销售任务,严禁医药代表干预医疗卫生人员合理用药。禁止医药代表索取处方数量,杜绝其以不正当利益诱导处方、推荐或采购医药产品。

这一政策将医药企业的合规管理与医药代表个人进行深度绑定,如果医药企业对旗下医药代表违规行为放任不管,将面临更严厉的连带追责。

《医药代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严格规范医药代表行为。其中明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不得聘用不符合条件的或者存在商业贿赂的医药代表,存在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医药代表,采取限制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晋级,在企业网站公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备案平台公示等措施。

多部门协同监管的力度同步升级。国家卫健委等14部委联合发布《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将监管焦点锁定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等关键领域,规范检测样本外送、外配处方等环节,违规则会受惩,推动医药代表的院内行为走向主动合规。

信用监管的倒逼效应也在同步发挥。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并进一步完善医药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失信药企的市场空间被持续压缩,失信即受限的格局逐步形成,逐步倒逼药企把医药代表的合规纳入考核目标。

整体来看,2025年下半场的监管升级,推动医药代表向专业及学术化转型。

院内药品销售下滑医药代表可深耕的潜力领域?

8月17日,在由中康科技主办的2025年西普会(健康产业生态大会)上,中康科技副总裁李俊国指出,2025年零售和医院药品销售预计均会下滑,其中医院销售下降明显,而基层医疗和线上渠道增速回归正常。与此同时,国内医药创新的研发和审批环境日益顺畅,逐步与国际接轨,这将催生大量具备全球化基因的创新药成果。

在此背景下,医药代表向专业化、多元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未来,医药代表或许可以转向创新药的学术推广,依靠自身扎实的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为医生提供精准的学术支持。不过,这对医药代表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持续学习新药知识是关键。

此外,医药代表可以将重心转移到具备较大潜力的基层市场,为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们提供相关药品知识的培训等。而线上渠道增速回归正常,医药代表也可以借此适应新的工作场景,通过线上学术平台开展远程学术讲座等,参与患者教育、向更多患者普及疾病知识。

李俊国进一步指出,婴儿潮一代新退休人群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将带来万亿级的增量市场,成为健康产业增长新动力。

这为医药代表的发展也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婴儿潮一代普遍面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长期困扰,且对疾病管理的科学及主动性需求强烈。医药代表可以依托对药品特性、治疗方案的专业认知,转型为慢性病管理顾问,为这类人群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

在监管趋严和市场变化的双重驱动下,医药代表的角色正从改变,专业化的能力以及服务边界的拓展已成为关键。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