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A股,突遭立案

7月11日,交大昂立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1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前收到监管函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交大昂立收到上交所发出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
工作函中,上交所针对公司2024年小额贷款业务、四季度是否存在突击确认收入、保健品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变动不匹配、境外毛利率明显高于境内毛利率等一系列问题,要求交大昂立作出合理解释。
其中,上交所就公司信息披露方面提出问题:年报显示,交大昂立下属子公司上海昂立久鼎典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典当公司)于2024年2月与联营企业上海徐汇昂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签署债权转让协议,将5700万元债权转给小贷公司,小贷公司同意以5700万元受让。
前期小贷公司已向典当公司支付4000万元,剩余未支付金额为1700万元。交大昂立本期转回贷款减值损失3925万元。上述事项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大,交大昂立未在临时公告中予以披露。
对此,上交所要求交大昂立补充披露前述债权转让的决策程序,以及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的原因及合理性。交大昂立回应称:“2014—2015年期间,小贷公司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贷款发放,上述贷款业务为小贷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合同金额均未超过经审计总资产的50%,亦未超过5亿元,未达到董事会审议和披露标准。”
此外,交大昂立表示,不存在突击收入的情形;对于公司保健品板块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变动不匹配的原因,系2023年年初转变终端销售模式产生优化人员经济补偿金611.81万元所致,剔除该因素后两期的销售费用率基本持平,本期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变动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具有合理性。
近年来业绩一度承压
资料显示,交大昂立的主要业务为保健品、保健食品和保健品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老年医疗护理机构的运营及管理。
作为中国保健食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交大昂立近期陷入复杂局势。
针对公司五名前高管涉嫌违法购买保险并退保一事,公司此前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后又撤诉,要求追究五名前高管的刑事责任,但却未被立案,交大昂立将依法提起行政复议。
交大昂立董事长嵇敏表示,对于杨国平等五名前任高管的违法行为,将追责到底,还原最真实的状况,切实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交大昂立业绩一度承压。根据过往年报,2022年和2023年,公司归母净亏损分别约4.98亿元、3508.44万元。2024年,公司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约3048.14万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83%,归母净利润为-688.47万元,再度陷入亏损。
自4月29日公布业绩情况后,交大昂立股价呈震荡上行态势,从4.52元/股一路攀升。截至7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已涨至9.51元/股,实现翻倍增长,最新市值为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