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安达集团“弃子”安达保险,加码华泰保险谋长远

访客 2025-02-07 15:20:03 43053
安达集团“弃子”安达保险,加码华泰保险谋长远摘要: 2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公告,批准安达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保险”)解散的申请。这一消息标志着这家隶...

2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公告,批准安达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保险”)解散的申请。这一消息标志着这家隶属于全球保险巨头——美国安达集团(Chubb Group)的在华财产保险公司,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然而,安达集团的这一举动并非完全撤离,而是其在华业务布局调整的一部分,近年来,安达集团更是加大了对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保险”)的投资,推进控股进程,并掌握了华泰保险旗下财险、寿险、资产管理等多张金融牌照。

安达集团“弃子”安达保险,加码华泰保险谋长远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批复信息中明确指出,同意安达保险的解散申请,并要求安达保险在收到批复文件后,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于15个工作日内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缴回许可证,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这一决定,为安达保险在华的20多年经营画上了句号。

安达保险作为安达集团在华的全资控股财险公司,其历史可追溯至1897年,当时北美洲保险公司(INA,现为安达集团子公司)在上海指定了保险代理人,成为首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保险公司之一。1994年,安达集团在中国设立了第一个代表处,2000年设立上海分公司,后经原中国保监会批准改建为全资子公司。安达保险在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等地开展业务,提供财产保险、责任保险、航运保险以及金融责任保险等多种险种,为众多企业和个人提供风险保障服务。

然而,安达集团在华的业务布局并非一成不变。2002年,安达集团开始入股华泰保险,并在接下来几年里不断加码增持。2002年7月,“安达系”三家公司成为华泰保险第一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22%。华泰保险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家正式引入外资股份的保险公司。此后,“安达系”通过股权受让,逐步增持华泰保险,持股比例进一步升至85.5319%,实现对这家综合性保险集团的绝对控股。华泰保险也成为国内第一家“中资”转“外资”的保险集团。

对于增持华泰保险,安达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文格林伯格曾表示,安达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华泰保险,对中国以及中国保险市场的长期巨大潜能满怀信心。实际上,安达集团控股华泰保险集团,不仅获得了财险、寿险、资管等多张金融牌照,还通过整合业务资源,深耕中国市场,实现了长远布局。

在实际控制华泰保险后,安达集团形成了“双财险牌照”的格局,即同时控股安达保险和华泰财险。然而,这与《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中的监管要求相悖。该办法规定,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只能成为一家经营同类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控制类股东。因此,安达保险需要解散以满足监管要求。

2020年12月,华泰保险集团和安达方面宣布,经共同研究决定,并经监管部门原则同意,安达中国的财险业务将并入华泰财险。2023年1月9日,华泰财险与安达保险正式公告,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华泰财险将受让安达保险整体保险业务及相应的资产、负债。自2023年3月24日起,由安达保险及其分支机构签发的保险合同的保险人统一变更为华泰财险或者华泰财险相应的分支机构。

最终,安达保险于2024年12月27日在官网发布清算公告,宣布经股东决定,安达保险清算组于2024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安达保险于同日进入解散清算程序。

对于安达集团入股华泰保险、解散安达保险的战略调整,某券商非银首席分析师表示,华泰保险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规模均进入行业前十,已具备一定的头部优势。在国内保险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增强的当下,扬长避短,做大华泰保险基本盘属于上策。对于市占率难以提升的安达保险,战略性放弃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安达集团通过入主华泰保险、解散安达保险进行在华布局,也让市场看到了外资公司通过股权投资、控股本土保险企业实现业务升级的可能性。

2024年,多家外资机构通过股权收购、战略投资等方式,加速布局中国保险市场。如忠利保险公司全资收购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比利时富杰集团认购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发股份、保德信国际保险控股有限公司竞得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德国安联集团旗下安联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人等。

对于外资机构不断加码中国保险市场的现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国军表示,尽管市场竞争激烈、监管要求严格、面临本土化运营挑战、品牌认知度不高,但大部分外资保险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利润水平不低。外资保险公司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前景,纷纷加大在华布局力度。

上述分析师则表示,外资保险公司除了在短期内快速做大规模,或者做出足够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很难在国内高度竞争的保险市场中生存。未来,在明确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快速做大做强才是外资保险机构的突围之道。安达集团的战略调整,或许正为外资保险机构在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阅读
分享